迎神

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

吹参差兮正苦,舞婆娑兮未已。

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神既降兮我独知,目成再拜为陈词。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好的日子来临,我在水边洗浴着青兰和白芷。
我假借山神之名请求东方的天帝降临,依托屈原的魂灵邀请水神。
笛声凄凉正诉说着哀愁,舞蹈婆娑还未停止。
遥望鸾鸟的旗帜环绕的车盖似乎将至,山雨蒙蒙中江浪翻涌。
神明已经降临我独自知晓,用眼神交流我再次拜倒陈述心语。

注释

吉日:吉祥的日子。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或‘兮’。
临水:来到水边。
沐:洗浴。
青兰:一种香草。
假:借助。
山鬼:山神。
兮:语气助词。
东皇:东方的天帝。
灵均:屈原的别称。
邀:邀请。
帝子:指水神。
参差:形容笛声高低起伏。
正苦:极其悲苦。
舞婆娑:舞蹈的姿态摇曳不定。
未已:没有结束。
鸾旌:装饰有鸾鸟的旗帜。
圆盖:指天子或神仙的车盖。
望欲来:期望到来。
山雨霏霏:细雨纷纷。
江浪起:江面波涛汹涌。
神既降:神明已经降临。
我独知:只有我知道。
目成:通过眼神交流达成默契。
再拜:再次行礼。
为陈词:陈述内心的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迎接神灵的仪式,充满了古典的神秘色彩和庄重氛围。从“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开始,画面展开在一个吉祥之日的河畔,青兰与白芷并茂,这些植物常被赋予洁净、纯正的象征意义,为迎神设置了清新雅致的环境。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则展示了仪式的准备阶段,通过假山(可能是祭坛或道具)来召唤东方之主,即东皇太一,而“托灵均兮邀帝子”则是请求神明降临。这两句强调了迎神仪式的庄严与虔诚。

接下来的“吹参差兮正苦,舞婆娑兮未已”描绘了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和舞蹈,参差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或乐曲,而“舞婆娑兮未已”则表明舞蹈仍在进行中。这里传达了迎神时的热烈与兴奋。

紧接着,“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中的“鸾旌圆盖”可能是指一种祭祀用的器物或装饰,而“望欲来”表达了对神灵降临的期盼和期待。随后,“山雨霏霏江浪起”则为画面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动荡,这既可以理解为天气变化预示着神灵即将到来,也可能是迎接仪式所引发的自然现象。

诗歌最后两句“神既降兮我独知,目成再拜为陈词”则表明诗人似乎与众不同,他独自感受到了神灵的降临,并且以一种谦卑的姿态进行了第二次的跪拜,以示敬意。这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与神灵沟通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迎神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一种情感态度,以及他们在面对神圣事务时所表现出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远寺钟

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

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

形式: 五言绝句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佩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徵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形式: 排律

松下雪

不随晴野尽,独向深松积。

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

形式: 五言绝句

板桥

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

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