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周晖的《春日移居六首(其二)》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日常生活和心境。首句“蹇士何须赋”暗示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满足,即使身为困境中的人,也不必过多追求世俗的功名;“幽人不厌寻”则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乐于在山林间探寻乐趣。
“有时忽大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不拘小节,时而放声大笑,释放情感;“无事只长吟”则体现了他的闲适生活,无事可做时就静静地吟咏诗歌,享受孤独与思考的乐趣。
“闻道晚知浅”表达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较晚,但意识到真理的珍贵,越晚理解越深刻;“结交贫觉深”则揭示了他在贫困中的友情更为深厚,物质的匮乏反而让情感更加纯粹。
最后两句“涧边芳草色,消尽一春心”以景结情,描绘了春天涧边青草的盎然生机,然而这美景却无法填补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空虚,似乎春心已被消磨殆尽,寓言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