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遁庵兄以闵菊乐府见示三复之馀倚歌和之

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

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

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

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巾自漉,醅微白。

人已老,欢犹昔。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

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

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遁庵兄以闵菊乐府见示三复之馀倚歌和之》是金末元初诗人段成己的作品,通过对秋菊的描绘,寄寓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开篇以拟人手法,仿佛秋菊是有意被选中在高洁之地生长,赋予其不凡气质。“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赞美菊花的清雅品质,即使在世俗之外也能保持其独特的美丽。“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进一步强调菊花的坚韧与高洁,即使岁月流转,仍能与松树一样经受严寒考验。

“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表达了对菊花在霜寒中依然傲然开放的敬佩,以及上天对它的眷顾。“巾自漉,醅微白。人已老,欢犹昔”借酒浇愁,感叹时光流逝和个人衰老,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依旧如昔。“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赞美菊花的品格,认为它如同人的清白节操。

“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描绘出诗人醉中欣赏菊花的场景,忘却世事变迁,独自享受这份宁静。“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最后以反问收尾,表达出对菊花能给予心灵慰藉的感慨,比起哭泣,更愿如菊般坚韧面对困境。

整首词通过菊花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偶睹春事阑珊谨用兄韵以写所怀

点检花枝,风雨外、雪堆琼矗。

春去也、朱丝弦断,鸾胶难续。

眼底光阴容可惜,旧游回首寻无迹。

对青山、一饷倚枯藤,滩声急。人巳老,身犹客。

家在迩,归犹隔。纵语音如旧,形容非昔。

芳草绵绵随意绿,平波渺渺伤心碧。

到愁来、惟觉酒杯宽,人閒窄。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张丈信夫林亭小酌感事怀人敬用遁庵先生韵

光景催人,还又是、西风吹袂。

青镜里、满簪华发,不堪憔悴。

一月几逢开口笑,十年滴尽伤时泪。

倩一尊、相对说清愁,花前醉。初未识,名为累。

今始觉,身如寄。把閒情换了,平生豪气。

致主安民非我事,求田问舍真良计。

看野云、出岫却飞回,元无意。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新春敬用遁庵韵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

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斋居有感敬继遁庵兄韵

鏖战文场,横挥笔阵,万言一策平边。

青云稳步,逸气盖贤关。

致主尧虞堂上,真儒事、直欲追前。

回头错,閒中风味,一笑觉都还。

百年都几日,何须抵死,著意其閒。

寻一邱一壑,此固无难。

遁迹月萝深处,风吹梦、不到长安。

浑无事,床头睡起,檐日已三竿。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