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亭临眺

海子山头历下亭,旧时台榭倚空青。

济南山水多佳丽,工部文章最典型。

绕径落花风瑟瑟,隔窗啼鸟树冥冥。

素琴拟待横秋月,看取游鱼夜出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下亭临海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所见所感。首联“海子山头历下亭,旧时台榭倚空青”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历下亭所在环境的高远与历史的沉淀,山头与亭台相映成趣,仿佛是历史与自然的交融。颔联“济南山水多佳丽,工部文章最典型”则将视线转向对济南山水美景的赞美,并暗含对杜甫(字工部)诗歌风格的推崇,将自然之美与文学之美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绕径落花风瑟瑟,隔窗啼鸟树冥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微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而隔着窗户传来鸟儿的啼鸣,与周围的幽暗树木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层次感。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尾联“素琴拟待横秋月,看取游鱼夜出听”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想象自己在月光下弹奏素琴,期待着夜晚游动的鱼儿前来倾听,这一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淡泊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下亭周边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趵突泉

济南泉有七十二,趵突泉当第一流。

山谷幽深开虎穴,水心明白现鳌头。

月升银海波涛涌,露湿金茎沆瀣浮。

骑马远来閒洗耳,怕闻丝竹沸清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故翰林李慨之天心水面亭遗址

供奉归来已浪游,大明湖上贮清秋。

十千美酒倾山雨,半百閒身对海鸥。

水面风生杨柳岸,天心月过藕花洲。

自从烂醉吹箫去,谁解临亭汎夕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王明府历下秋兴图

点缀秋容亦费思,芙蓉泉上晚晴时。

景於佳处烦清赏,兴到无声绝有诗。

天外好山来隐隐,云边归鸟去迟迟。

更怜箕踞哦松者,多是长安杜拾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新秋用赠省中诸友

画戟森严粉署开,沛然灵雨洗氛埃。

数峰晚翠云边出,万斛秋涛树杪来。

齐鲁衣冠逢治日,国家文武萃英才。

欲凭高处舒吟啸,还忆年时上凤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