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雁过天成画,鱼惊水作纹。
檐牙宵吐雨,殿脊晓驮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白玉蟾的《护国寺秋吟(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秋天参访护国寺时的心境和所见。
“雁过天成画,鱼惊水作纹。” 这两句通过描绘雁过天际如同自然界的精美图画,以及鱼儿跳跃引起水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秋日静谧而生动的景象。这里的“成画”和“作纹”强调了大自然在秋季所呈现出的艺术魅力。
“檐牙宵吐雨,殿脊晓驮云。” 这两句则转向寺庙建筑与天气的交响,通过屋檐滴水、晨光拂晓时云雾缭绕于殿脊的情景,描绘了秋日护国寺内外的湿润和神秘。这里的“宵吐雨”和“驮云”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雄伟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建筑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秋日参访古寺时所感受到的宁静、庄严以及大自然与人造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蓬莱三万里,道德五千言。
一自青牛去,函关烟雨昏。
问我何厨传,珍鲜满故园。
笋方青剥指,茄欲紫垂拳。
薄暮一凝伫,归鸿千有馀。
倚松吟半饷,月影泻庭除。
临水玩芙蓉,一花还两影。
上倚夕阳斜,下浸秋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