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书房在东屿,编简乱抽寻。
曙色千山晓,寒灯午夜深。
江湖勤会面,坐卧独观心。
秋浦瓜期近,何当寄此吟。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在东屿书房中的生活与心境。首联“书房在东屿,编简乱抽寻”点明了地点和书房的杂乱状态,暗示了作者的忙碌与专注。颔联“曙色千山晓,寒灯午夜深”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清晨曙光与深夜寒灯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颈联“江湖勤会面,坐卧独观心”表达了作者在繁忙生活中仍不忘与人交往,同时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尾联“秋浦瓜期近,何当寄此吟”则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秋日里,能有人共赏这诗中所蕴含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熹在书房中的日常活动,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书房中那份静谧而深邃的气息,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一曲移舟采涧芹,市声只隔一江云。
沙头唤渡人归晚,回首芦峰月一轮。
二曲溪边万木林,水环竹石四时清。
渔歌棹入斜阳里,隔岸时闻一两声。
三曲舟行龙尾滩,推蓬把酒见南山。
回头点检仙踪迹,万顷白云时自闲。
四曲烟云锁小楼,寺临乔木古溪头。
僧归林下柴门静,麋鹿衔花自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