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题为《古香楼落成,移居即事(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生活中的经济困境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母亲教诲的深深怀念。
首句“诛茅谁助草堂钱”描绘了诗人建造草堂时的艰难,暗示了经济上的拮据,不知何处寻求帮助。接下来,“卖尽文章又卖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变卖家产的无奈。
第三句“潘岳閒居原奉母”引用潘岳的典故,表达诗人闲居时仍不忘孝顺母亲,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第四句“葛洪移宅总游仙”则借葛洪出世求仙的故事,寓言自己希望能通过读书或精神追求来摆脱现实困境。
第五句“无多别业悲生计”流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忧虑,感叹生计艰难。第六句“有味书镫忆少年”则勾起了诗人对青春年少时读书时光的美好回忆,那时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读书的乐趣犹在。
最后两句“知否三迁慈训在,未能奋发愧前贤”表达了诗人对母亲三次搬家教导自己的感激,以及未能积极进取的自责,以此激励自己向先贤学习,奋发有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生活的艰辛,又有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