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白云青海三千里。笳声故垒霜风起。一剪柳丝齐。

途长日又西。边城山气饱。九月寒生早。

蹄铁碎冰花。人先书到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壮阔的边塞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行走在边疆的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白云青海三千里”,以辽阔的青海湖和飘渺的白云起笔,营造出一种浩瀚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接下来,“笳声故垒霜风起”一句,通过笳声(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和霜风的描写,渲染出边塞特有的冷峻与苍凉,仿佛让人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

“一剪柳丝齐”这一句,似乎在描述边塞之外的故乡景象,柳丝轻柔,象征着温柔与希望,与前面的壮阔边疆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途长日又西”则进一步强调了旅程的漫长与时间的流逝,日落西山,时光匆匆,更增了几分离愁别绪。

“边城山气饱,九月寒生早”两句,将视线拉回到边塞,描绘了边城特有的气候特征——九月便已感受到严寒,山气沉郁,给人以压抑之感。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突出了边塞的艰苦生活,也暗含了诗人对边防战士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蹄铁碎冰花,人先书到家”两句,通过马蹄踏过冰面的声音和诗人提前给家中写信的情景,展现了边疆生活的独特风貌。蹄铁碎冰花,既形象地描绘了冬日边疆的寒冷与壮美,也寓意着边疆战士们虽身处险境,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人,传递着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边塞的壮丽风光与旅人的思乡之情巧妙融合,展现了清末边疆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和平与家庭的向往。

收录诗词(62)

裴维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怪底余寒逼向晨。江南二月雪花新。

客衣一日常三易,斟酌愁春病酒身。

销画债,觅题痕。踏青耽阁闭閒门。

啼莺唤醒扬州梦,别个人人第几程。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摊破浣溪沙

春到溪桥景越佳。嫩篁疏柳小桃花。

第一层楼刚好处,唤煎茶。

画舫笙歌闻别浦,纸鸢线索是谁家。

一半分明猜不定,月西涯。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春风袅娜.即席口占

倩东风扶住,莫损花枝。新雨过,嫩寒时。

看绿底、莺娇定将试曲,红边蝶弱,怕不胜衣。

百啭才调,双飞还怯,一种轻盈除画知。

急把瑶笺绘春色,传神初解画中诗。

留得一天风韵,衣香鬓影空描写,煞耐寻思。

空中色,信中疑。柔情宛转,稚景迷离。

不管春愁,只除流水,尽牵幽思,都上游丝。

休憎轻薄,笑丰姿比并,怅煞镜无蓄影,不驻妍媸。

形式: 词牌: 春风袅娜

摸鱼子

蓦无端、嫩寒轻暖,韶光容易过了。

旧时携手凭阑处,唤梦几番啼鸟。伤素抱。

盼鹊喜佳音,差被东风晓。幽情悄悄。

对小院晴晖,碧池流水,惟有影知道。

邻家院,雨过桃花开早。双双莺燕春好。

重门送别经春掩,满径绿苔谁埽。春又老。

买双鲤归来,依旧音书渺。相思最恼。

恰带勒青骢,衔环金兽,彷佛一声到。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