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

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

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

东支限重门,幽州截垠堮。

前海弥浩溔,后岭横岝㟧。

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

缅思开创初,设险制东索。

中叶狃康娱,小有干王略。

抚顺矢初穿,广宁旗巳落。

抱头化贞逃,束手廷弼却。

骎骎河以西,千里屯毡幕。

关外修八城,指麾烦内阁。

杨公筑二翼,东西立罗郭。

时称节镇雄,颇折氛祲恶。

神京既颠陨,国势靡所托。

启关元帅降,歃血名王诺。

自此来域中,土崩无斗格。

海燕春乳楼,胡鹰晓飞泊。

七庙竟为灰,六州难铸错。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山海关》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此诗通过对山海关地理形势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山海关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和其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

诗开篇即以“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点出山海关的自然地理优势,仿佛天造地设一般。接着,“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引出历史上的中山王在此地进行的初步建设与开拓。随后,诗人描绘了山海关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如“东支限重门,幽州截垠堮”,“前海弥浩溔,后岭横岝㟧”,以及“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形象地展示了山海关的险峻与雄伟。

接下来,诗人追溯到明朝末年,描述了山海关在抵御外敌入侵中的重要作用,如“缅思开创初,设险制东索”。然而,随着朝代更迭,山海关也见证了权力的更替与战争的残酷,如“中叶狃康娱,小有干王略”,“抚顺矢初穿,广宁旗巳落”。

诗中还提到了几位关键的历史人物,如“抱头化贞逃,束手廷弼却”,以及在山海关战役中的将领们,如“骎骎河以西,千里屯毡幕”,“关外修八城,指麾烦内阁”,“杨公筑二翼,东西立罗郭”。

最后,诗人感慨于山海关在明清交替之际的局势变化,以及其在国家危亡时刻的作用,如“时称节镇雄,颇折氛祲恶”,“神京既颠陨,国势靡所托”,“启关元帅降,歃血名王诺”,“自此来域中,土崩无斗格”。诗以“海燕春乳楼,胡鹰晓飞泊”结尾,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山海关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也蕴含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顾炎武作为思想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望夫石

威远台前春草萋,望夫冈畔夜乌啼。

九枝白日扶桑上,万叠苍山大海西。

国是秪凭三寸舌,老谋终惜一丸泥。

愁心欲共秦贞女,目断天涯路转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昌黎

弹丸馀小邑,固守作东藩。

列郡谁能比,雄关赖此存。

霜槎春砦出,风叶夜旗翻。

欲问婴城事,声吞不敢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三屯营

三屯山势郁峥嵘,少保当年此建旌。

名似北平临宿将,制如河上筑降城。

忠祠日落来山鬼,武库苔封蚀禁兵。

一望幽燕人物尽,颓垣荒草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成祖昔定都,乃省兹山阳。

群山自天来,势若蛟龙翔。

东趾据卢龙,西脊驰太行。

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

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

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维时将作臣,奉旨趋傍傍。

盛德比霸杜,宏规轶瀍邙。

雷电驱元冥,白云升帝乡。

三光坠榆木,穷北回辒辌。

駊騀金粟堆,寂寞桥山藏。

右献左次景,裕茂迤西旁。

泰陵在茂西,稍折南维康。

永陵在东南,规模特恢张。

碝石为元墀,丹青焕雕梁。

昭近九龙池,定依昭左方。

其制亦如永,工丽踰孝长。

庆居献西隅,德奠永东冈。

环山数十里,松柏参天苍。

列宗每驾朝,百执恒趋跄。

一年祭三举,侍从来班扬。

诗追安世歌,典与郊禘光。

自伤下土臣,不睹昭代章。

天祸降宗国,灭我圣哲王。

渴葬池水南,灵宫迫妃殇。

上无宝城制,周匝唯砖墙。

下有中涓坟,陪葬义所当。

殿上立三主,并列田娘娘。

问此何代礼,哽咽不可详。

麦饭提一箪,枣榛提一筐。

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

下阶拜稽首,出涕双浪浪。

主祭非曾孙,降假非宗祊。

重上诸陵间,裴回复彷徨。

茂陵树千株,独立不受戕。

门阖尚完具,上头安御床。

自康以接庆,小树多榆枋。

殿楼尽黄瓦,逶迤各相望。

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定陵毁大殿,以及东西廊。

馀陵半无门,累甓仍支杗。

尚存宰牲亭,暨外诸监房。

百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六兽柱则四,制与钟山亢。

跨以七孔桥,峙以白石坊。

仁宗所制碑,崷萃当中央。

行宫已颓坏,御路徒荒凉。

每陵二太监,犹自称司香。

人给地数亩,把耒耕山场。

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

皆云牧骑来,斫伐尤披猖。

并力与之争,仅得保界疆。

有盗贵妃冢,斩首竿以枪。

于时奸宄民,瞿然始惩创。

绕陵凡六口,六口各有兵。

一陵立一卫,卫设屯与仓。

居庸有总兵,昌平有侍郎。

一朝尽散迸,无复陵京防。

燕山自峨峨,沙河自汤汤。

皇天自高高,后土自芒芒。

下痛万赤子,上呼十四皇。

哭帝帝不闻,吁天天无常。

幽都蹲土伯,九关飞虎伥。

日月相蚀亏,列宿为参商。

自古有殂落,剧哉哀姚黄。

从臣去鼎湖,二妃沈江湘。

仓皇一抔土,十五零秋霜。

天运未可亿,天心未可量。

仲华复西京,崔损修中唐。

谁能寄此诗,雅颂同洋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