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月下闻邻女吹箫

箫声闹。多情人奏伤情调。伤情调。

风前月下,有愁谁告。吹落梅花春欲老。

人间应是知音少。知音少,此情惟有,嫦娥知道。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秦楼月·月下闻邻女吹箫》由清代诗人张瑛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箫声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箫声闹”,开篇即以“闹”字点出箫声的热烈与喧嚣,似乎在夜色中打破了宁静,引人入胜。接下来,“多情人奏伤情调”,点明了箫声背后的情感色彩,是为情所动,奏出的并非欢快之音,而是蕴含着深深的情感,触动人心。

“伤情调。风前月下,有愁谁告。”进一步深化情感,将箫声与特定的自然景象——风、月、夜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演奏者内心的愁绪无人诉说,孤独与寂寞感油然而生。

“吹落梅花春欲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春意渐逝,也暗喻了美好时光的流逝,以及演奏者心中那份即将消逝的美好情感。梅花的凋零象征着青春与美好事物的衰败,增加了诗作的哀愁意味。

“人间应是知音少”,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情感的人的渴望。在这样一个充满愁绪的世界里,能够懂得自己心声的人寥寥无几,凸显了情感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强烈愿望。

最后,“此情惟有,嫦娥知道”,将情感寄托于神话中的嫦娥,暗示了这种深沉的情感可能只有超凡脱俗的神灵才能完全理解。嫦娥的形象在这里既是安慰,也是无奈,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这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或许只能在想象中得到共鸣和慰藉。

整首词通过音乐与自然、情感与孤独的交织,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愁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情感深刻而细腻的洞察与表达。

收录诗词(5)

张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花朝

雪霁瑶台。日暖瑶台。好时光、畅我心怀。

一般造化,几样安排。见桃花敛,梅花落,杏花开。

才过东阶。又转西阶。湘帘外、再四徘徊。

满园春闹,谁做诗媒。有蝶儿舞,莺儿唤,燕儿来。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一剪梅.人日即事

晓来春色满天涯。风绕窗纱。日绕窗纱。

争向新光斗丽华。人也欢哗。鸟也欢哗。

把酒微吟清梦赊。起对梅花。卧对梅花。

忽闻萧鼓太周遮。知道谁家。问道谁家。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醉春风.题扇头美人

孰把轻纨扇。绘出青蛾面。娉婷袅娜向花前,倩。倩。

倩。一分水墨,十分摩揣,三分妖艳。有人容可羡。

昔日曾窥见。记得情娇态更妍,念。念。念。

是谁家女,是谁家画,是谁家院。

形式: 词牌: 醉春风

金人捧露盘.午日同父作

不觉是,天中节,日融融。小窗似锦石榴红。

兰汤沐罢,灵符高挂室西东。

绿阴院落,闲游戏、两袖生风。

笑儿曹,争艾虎,看女伴,斗花丛。开绮席、术酒馨醲。

一觞一咏,胜如歌舞玉楼中。

随时节、即便成佳境,何必仙宫。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