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漕饮别海棠下索诗(其一)

天然翠袖隐丰肌,好是胭脂未透时。

夜睡无香供蝶梦,晨妆有恨只莺知。

坡仙具眼犹烧烛,子美多情却欠诗。

料得锦城花正好,怨公底事访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海棠树下的美丽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娇羞与哀愁。首句“天然翠袖隐丰肌”,以翠袖遮掩丰满的肌肤,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仿佛女子的美丽不完全展露于外,而是隐藏在那轻盈的翠袖之下。接着,“好是胭脂未透时”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娇嫩与未施脂粉的自然之美,如同初绽的花朵,未经人工雕琢,自有一番清新脱俗的韵味。

“夜睡无香供蝶梦,晨妆有恨只莺知”两句则通过梦境和鸟鸣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夜晚,她无法借助香气吸引蝴蝶入梦,清晨的妆容也只引来黄莺的同情,暗示了她内心的寂寞与外界的不解。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女子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坡仙具眼犹烧烛,子美多情却欠诗”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与苏轼(坡仙)和杜甫(子美)相比较,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未能得到充分理解和赞赏的遗憾。苏轼虽能洞察女子之美,但并未留下相应的诗句,而杜甫虽多情,却似乎也未能完全捕捉到女子的情感深度,这既是对前人作品的一种谦逊,也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

最后,“料得锦城花正好,怨公底事访春迟”则表达了对女子的同情与赞美。锦城,即成都,这里借指女子所在的美好之地。诗人推测,如果自己早些前来,定能欣赏到女子如花一般的美丽,同时也暗含了对女子等待之久的惋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的情感世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33)

刘子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厉漕饮别海棠下索诗(其二)

著雨胭脂沁玉肌,绝疑妃子醉眠时。

未邀佳客閒来赏,已怪游蜂早得知。

烧烛不妨循故事,卷纱何惜赋新诗。

羡君立就花前句,我欲赓吟思苦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峰寺诗

治水神书在此祁,溪名犹似念胼胝。

当时民垫赖谁力,今日地平惟佛祠。

泉出玉床疏作乳,火生丹窖结成芝。

云峰自有樵人径,岣嵝寻碑误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岳麓宫抱黄洞

连天七十二云屏,真境先于翠麓呈。

洞发金光丹气结,泉疏乳白玉华生。

江心雁影重临字,谷口禽呼自答名。

閒步不教方外觉,破烟双鹤已来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云中寺

地僻层云岿古禅,我来访古尚依然。

越人重见流觞水,隋刹犹存卓锡泉。

石罅遗题思往迹,岩隈纪事忆前贤。

可人不为时摩拂,朝暮青山一抹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