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送殷介持归疁城

朔风萧萧林竹折,晓来门外千山雪。

有客淹留阳羡城,愁听旅馆鸡声咽。

仲文儒雅旧知名,漂泊江湖百感生。

故园东归岁云暮,断冰寒月他乡路。

村桥早发行人稀,冻浦舟横不敢渡。

朱门重裘被僮仆,文章不救穷途哭。

短衣冲雪君毋悲,寒士何当谢荒谷。

君不见少陵广厦空高歌,江上秋风卷茅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凄凉景象与旅人的孤独心境,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朔风萧萧林竹折”,以凛冽的北风和折断的竹林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幅冬日雪景图。接着,“晓来门外千山雪”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雪。清晨,门外的世界已被白雪覆盖,千山万岭皆白茫茫一片,画面壮阔而静谧。

“有客淹留阳羡城,愁听旅馆鸡声咽”则将视角转向一位滞留在阳羡城的客人。旅馆中传来微弱的鸡鸣声,似乎在为这寂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凄凉。这位客人因旅途的羁绊而无法归家,心中充满了愁绪。

“仲文儒雅旧知名,漂泊江湖百感生”是对这位客人的描述,他虽然饱读诗书,却不得不在江湖间漂泊,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接下来的“故园东归岁云暮,断冰寒月他乡路”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年末时分,冰河断裂,寒月之下,他独自一人行走在异乡的路上,孤独而又无助。

“村桥早发行人稀,冻浦舟横不敢渡”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冷清景象。村中的小桥上行人稀少,冰封的水道上船只横卧,无人敢轻易渡过。这一场景更加凸显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

“朱门重裘被僮仆,文章不救穷途哭”对比了富贵人家与贫苦旅人的生活境遇。朱门大宅中,富人们穿着厚重的裘衣,有仆人侍奉,而旅人却只能在寒冷中哭泣,文章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这种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批判意味。

最后,“短衣冲雪君毋悲,寒士何当谢荒谷”是对那位旅人的安慰与鼓励。尽管处境艰难,但不应过于悲伤,因为寒士终有一天会走出困境,不再面对荒谷的孤独与寒冷。

“君不见少陵广厦空高歌,江上秋风卷茅屋”引用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诗人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杜甫虽有广大的住所,却只能高歌,而他的茅屋却常被秋风吹卷。这既是对杜甫生活的感慨,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旅人在雪后冬日的孤独与挣扎,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谢方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之楚

残雪梅花月满庭,送君移棹访湘灵。

几行归雁云边断,无数寒山江上青。

罨画一尊虚载酒,武昌孤剑又侵星。

平生漫说无同调,好向三闾吊独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皋陶祠

虞廷推执法,才子产高阳。

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

吁谟同禹益,奸宄服蛮荒。

遗庙杨侯国,青松近北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郭有道墓

东汉多贤达,人伦君最优。

士林争折角,仙侣羡同舟。

品在君宗上,名超清浊流。

中郎碑不见,论定足千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鸡头关

鸡头山势迥,人马半空旋。

风御千盘磴,云遮一握天。

猿声深树外,鸟道夕阳边。

渐喜关南去,悠悠入汉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