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政生日(其一)

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

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

黄钟一龠回,槁瘁亦敷泽。

茹茅趣连征,墐户同一辟。

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

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

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

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

请公护景光,春事勤种植。

明朝揆初度,万象好颜色。

形式: 古风

翻译

湖面薄冰上霜雁颤抖,天空高远老龙冬眠。
浩渺大海中时光流转,命运的信息时而显现。
大钟声响起,枯木也得到滋润。
茅草屋急待修缮,门窗紧闭以避严寒。
长久以来阴霾之地,果实虽熟却无人食用。
这都是天意,古老的道义深深扎根。
公正的言论不会磨灭,世态人情自会喧闹寂静。
喧嚣与寂静都不足挂齿,秋云散去不留痕迹。
请您守护美景,春天来临就勤劳耕种。
明日初春时节,万物都将展现出美好色彩。

注释

湖浅:湖面薄冰。
霜雁:结霜的大雁。
天高:天空高远。
老龙:古代神话中的龙。
蛰:冬眠。
悠悠:广阔无垠。
瀛海:大海。
时运:时光和命运。
消息:信息或迹象。
黄钟:古代乐器。
龠:古代计量单位。
敷泽:滋润。
茹茅:修理茅草屋。
趣连征:急切等待修缮。
墐户:封闭门窗。
有果:果实。
终不食:无人食用。
存之:这是天意。
斯道:古老的道义。
根极:深深扎根。
公论:公正的言论。
消磨:磨灭。
物情:世态人情。
喧寂:喧闹寂静。
卷无迹:散去无痕。
景光:美景。
春事:春天的农事。
初度:开始的时刻。
万象:万物。
好颜色:美好的色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李参政生日所作,以湖面寒霜、天空高远、蛰伏的老龙等自然景象开篇,寓言时势变迁。"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表达了岁月流转中人事的更迭。接下来,诗人借黄钟鸣响象征变革,枯木逢春也有生机,暗示政治上的革新与施惠于民。"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暗指在困难时期,坚守原则,不轻易放弃。"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强调天意和道义的根本性。

诗中"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表明公正之声不会消失,世间纷扰自会消散。"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进一步表达对喧嚣过后的宁静期待。最后,诗人鼓励李参政保持清明,积极作为,期待明日万象更新,春光明媚。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深沉、寄寓哲理的祝寿诗,既有对时局的洞察,又有对友人的期许。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李季允作吞云楼索诗和总漕韵答之(其二)

举头无语望天高,有许功夫岁月慆。

万灶貔貅仰膏雨,百年事业倚江涛。

云横紫逻忧千绪,露立苍生命一毛。

昨夜西风弦月魄,可能无梦到神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李德秀致政即席赋五言十韵用韵答之

冬十有二月,期三百六旬。

高怀局宇宙,良会惜参辰。

乘兴访安道,扣窗呼孔宾。

袭人薰蕙若,夺目烂犀珍。

风景乾吟笔,林花眩醉裀。

溪山逢旧识,水竹乐閒人。

岁籥逡巡换,春炜次第新。

抚时嗟易失,涉道渺无因。

循物探天运,冥心观我身。

相期共无斁,不与迹同陈。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杨子礼挽诗

事业古人谋,寒镫耿夜篝。

正青诸老眼,枉白一生头。

荦确秋难熟,崦嵫日易收。

可怜鸿影断,老泪滴监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杨仲博生日

金街隆隆晓钟动,倚马禁门续残梦。

梦惊风雨摇江霏,恍如秋浦哦诗时。

觉来丝丝理前绪,犹记平塍蟹鱼句。

是日江风吹倒山,船头白浪高黏天。

两家儿女揽衣出,草草杯盘作生日。

自从襆被趋帝京,二年不见波涛惊。

不知风色今安否,但见朝朝侍明主。

银鞍白马上晴空,鸣鞘戒仗天无风。

朝回为君庆初度,才上心来到秋浦。

君今去作什邡侯,归兴如山不可留。

只虞江上风色恶,不似帝城镇欢乐。

高楼大第插云霓,烟花眩眼明春晖。

吾侪且可饮,勿问尚书期。为我歌,毋庸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