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枝江秦长官罢秩

众论才名外,亲人似古人。

官嫌容易达,家爱等闲贫。

解印诗权在,移风泽国春。

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世俗的评价之外,才华和名声如同古人的风范。
做官的人担心职位升迁太过轻易,而家庭却喜欢平凡的清贫生活。
卸下官印,诗文便成为我施展影响力的工具,如同春风拂过水乡带来生机。
治理地方的声誉难以获取,我感到惭愧,因为只能见到几个乡亲。

注释

众论:公众的评价。
才名:才华和名声。
古人:古代贤人。
官嫌:官员担心。
容易达:职位升迁太快。
家爱:家庭喜爱。
等闲贫:平凡的清贫。
解印:卸任官职。
诗权:通过诗文影响。
泽国:水乡,比喻地方。
政声:政治声誉。
交不得:难以获得。
数乡民:几个乡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文宝所作的《送枝江秦长官罢秩》。诗中,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秦长官在仕途上的经历和品格。"众论才名外"表达了秦长官不仅在才情上有口碑,更在于他的名声超越了一般人的评价。"亲人似古人"则赞美他的品行如同古代贤人,深得亲人的敬爱。

"官嫌容易达"暗示秦长官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可能因为过于追求公正廉洁而遭人误解,认为他的升迁过于轻易。然而,"家爱等闲贫"表明他在家庭生活中却能安于清贫,体现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解印诗权在"描绘了秦长官离职时的情景,即使放下权力,他依然保持着诗人的风骨和情怀,为地方带来春风般的教化。"移风泽国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影响力,他的离去仍给当地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最后两句"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表达了作者对秦长官的深深敬意,他遗憾自己无法与这样的官员建立更深的交情,只能通过百姓的口碑来表达对他的敬佩,因为他感到羞愧,未能亲自向他表达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秦长官的德才兼备、清廉无私以及他对地方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28)

郑文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伯玉,郑彦华子。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著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

  • 籍贯:汀洲宁化(今属福建)
  • 生卒年:953~1013

相关古诗词

送曹纬刘鼎二秀才

旦夕春风老,离心共黯然。

小舟闻笛夜,微雨养花天。

手笔人皆有,曹刘世所贤。

郴侯重才子,从此看莺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郢城新亭

每到新亭即厌归,野香经雨长松围。

四檐山色消繁暑,一局棋声下翠微。

冰片角巾簪涧月,锦文拳石砌苔矶。

近来学得笼中鹘,回避流莺笑不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读江总传

行人慵过景阳宫,宫畔离离禾黍风。

庭玉有花空怨白,井莲无步莫愁红。

吟诗功业才虽大,亡国君臣道最同。

争忍暮年归故里,纶竿回避钓鱼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寒食访僧

客舍愁经百五春,雨馀溪寺绿无尘。

金花开处鞦韆鼓,粉颊谁家斗草人。

水上碧桃流片段,梁间新燕语逡巡。

高僧不饮客携酒,来劝先朝放逐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