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胜亭

蜀汉羁游岁月侵,京华乖隔少来音。

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

地胜顿惊诗力壮,气增不怕酒杯深。

一琴一剑白云外,挥手下山何处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蜀汉漂泊的日子中,时光流逝,京城的联系日渐稀少。
登上高处,忽然身处三江交汇之地,心中的豪情激荡万里无垠。
壮丽的景色让诗兴大发,即使酒杯深重,气势也不减。
怀抱一琴一剑,在白云之外,挥手告别山川,不知何处是归途。

注释

蜀汉:指蜀汉地区,古代的一个政权。
羁游:漂泊在外,旅行。
岁月侵:时光流逝。
京华:京都,这里指长安或洛阳。
乖隔:疏远,分离。
少来音:很少听到的消息。
登临:登山临水,此处指登高望远。
三江会:泛指长江、黄河、珠江等三条大江的交汇处。
飞动:形容心情激动。
万里心:广阔的胸怀,比喻志向远大。
地胜:优美的景色。
诗力壮:诗兴勃发,创作力旺盛。
气增:气势增强。
酒杯深:酒量大,或借酒浇愁。
一琴一剑:象征着隐士的生活方式和情怀。
白云外: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挥手:潇洒的动作,告别。
下山:离开当前的地方。
何处寻:寻找何方,暗示迷茫或寻找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胜亭》,表达了作者在蜀汉游历中对故乡和京城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首句“蜀汉羁游岁月侵”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艰辛,岁月侵蚀了他的心境。接着,“京华乖隔少来音”表达了与京城亲友的疏离,少有音信往来。

“登临忽据三江会,飞动从来万里心”通过登高望远,诗人的心境仿佛跨越万里,情感激昂。他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所震撼,激发了诗兴,感到自己创作的力量增强。“地胜顿惊诗力壮”一句,表现了诗人因景色优美而激发的豪迈诗情。

“气增不怕酒杯深”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面对美酒,他无所畏惧,气概更盛。最后两句“一琴一剑白云外,挥手下山何处寻”,诗人想象自己在白云之外,手握琴剑,意欲下山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流露出一种寻求解脱或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陆游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绝禄以来衣食愈不继小儿力图之殊未有涯予谓不若痛节用尔示以此诗

处世吾伤拙,营生汝亦疏。

如谋道边舍,似信枕中书。

瓮牖居疑泰,藜羹食敢馀。

晏婴元学墨,勿负此心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统分稻晚归二首(其一)

出裹一箪饭,归收百把禾。

勤劳解堪忍,馀暇更吟哦。

岁恶增吾困,家贫赖汝多。

村醪莫辞醉,羹芋学岷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统分稻晚归二首(其二)

薄酒不自酌,夕阳须汝归。

橘包霜后美,豆荚雨中肥。

路远应加饭,天寒莫减衣。

老怀忧自切,道眼看皆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美睡

老来胸次扫峥嵘,投枕神安气亦平。

漫道布衾如铁冷,未妨鼻息自雷鸣。

天高斗柄阑干晓,露下鸡埘腷膊声。

俗念绝知无起处,梦为孤鹤过青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