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黄清老的《望云》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日出时分云海翻腾的壮观景象,以及城郭与山峦在云雾中的若隐若现之态,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空灵的艺术氛围。
首句“日出五丈高”,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象,仿佛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高度达到了五丈之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更替和生命的活力。
接着,“白云浩如海”一句,将白云比作浩瀚的大海,形象地展现了云层的广阔无垠,以及其动态变化的美感。云海随着日出而翻滚,与日光相互映照,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城郭在云中,山人在云外”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现实的意境。城郭与山峦仿佛被云雾所包围,置身于云海之中,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神秘莫测,也寓意着人世间的虚幻与短暂。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产生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望云》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