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其一)

雪后竹枝风,醉梦风吹醒。

瘦立寒阶满地春,淡月梅花影。

门外辘轳寒,晓汲喧金井。

长笛何人更倚楼,玉指风前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雪后的竹枝在风中摇曳,如同沉醉的梦境被风吹醒。
竹子孤独地站在寒冷的台阶上,仿佛满地都是春天的气息,淡淡的月光下,梅花的影子若隐若现。
门外的水车在清晨的寒气中转动,汲取井水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如同金井中的金属撞击声。
谁在楼上吹奏长笛,那玉指在风前显得格外清冷。

注释

雪后:下雪之后。
竹枝:竹子的枝条。
醉梦:如梦如幻的状态。
瘦立:孤独、挺立。
寒阶:寒冷的台阶。
晓汲:清晨打水。
金井:形容井口金光闪闪。
长笛: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玉指:比喻女子的手指白皙如玉。
风前:风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雪后的静谧画面。"雪后竹枝风",寥寥几字勾勒出雪后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仿佛能听到竹叶在风中的沙沙声。"醉梦风吹醒",诗人借酒后的梦境被风吹醒,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可能是对生活的感慨或是对远方的思念。

"瘦立寒阶满地春",竹子虽在严寒中显得清瘦,但其坚韧的姿态却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即使脚下是冰雪,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淡月梅花影",月光下的梅花影子,更增添了清冷而雅致的意境,与竹子相映成趣。

下片转而写室外的景象,"门外辘轳寒",清晨的井边,辘轳在寒气中转动,声音回荡,透露出生活的日常和寂静。"晓汲喧金井",虽然只有轻微的汲水声,但在静寂的清晨显得尤为响亮,犹如金铃般悦耳。

最后两句"长笛何人更倚楼,玉指风前冷",以悠扬的笛声和吹笛人的手指在寒风中颤抖,表达了孤独与凄清的情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70)

陈三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登乐(其一)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形式: 词牌: 三登乐

三登乐(其四)

一品归来,强健日、小园幽圃。扁舟兴、恐天未许。

想当年、持汉节,众齐咻楚。丹忠此日,盛名千古。

掞词章、师海内,纬文经武。莫寒盟、故山旧侣。

到鲈乡、还又是,秋风斜雨。鸣刀鲙雪,未应便去。

形式: 词牌: 三登乐

三登乐(其二)

注望晓山,晴色丽、晨餐应饱。縠纹平、涨天渺渺。

倚藤枝、撑艇子,昔游曾到。江山自古,水云转好。

怅年来、心纵在,盟寒鸥鸟。故人中、黑头渐少。

问几时、寻旧约,石矶重扫。一竿钓月,鬓霜任老。

形式: 词牌: 三登乐

三登乐(其三)

久蛰群虬,犹未肆、新雷初启。鼓东风、雨膏为洗。

望横塘、越溪路,石湖烟水。西接洞庭,下连甫里。

忆当年、归计早,扁舟从此。祖清风、相门有几。

圃堂高、应解笑,纷纷蜗蚁。锦囊雪月,更看醉里。

形式: 词牌: 三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