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化公之五台

名山深代北,登蹑暂离群。

一杖远穿雪,五峰高入云。

经行临朔漠,衣带见河汾。

妙听證无语,清吟独为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姚士磷送僧侣化公前往五台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

首句“名山深代北,登蹑暂离群”点明了五台山位于北方,远离尘嚣,化公即将踏上一段独自攀登的旅程。次句“一杖远穿雪,五峰高入云”生动描绘了化公手持木杖穿越皑皑白雪,向着高耸入云的五座山峰进发的情景,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化公坚定的意志和对修行的执着。

“经行临朔漠,衣带见河汾”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化公不仅穿越了雪山,还经过了广阔的沙漠,衣带随风飘动,仿佛能看见黄河汾水的波光。这里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化公修行之路的广阔与艰辛。

最后,“妙听證无语,清吟独为闻”表达了化公在修行过程中的心境。在寂静的山林中,他或许能听到宇宙的微妙声音,但这些声音无需言语表达;他的清吟,虽是独自一人,却仿佛能被天地万物所感知。这不仅是对化公个人修行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体现了禅宗中“心外无物,心即是佛”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化公修行之旅的壮美与精神的升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9)

姚士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曹鸣皋参军园池

洞壑怪烟霞,曾藏太史馀。

林光悦过鸟,山影压游鱼。

白扫花和粉,青留笋作书。

每嗔蛮府梦,吟彻夜窗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周五移居新娶赋赠

门护新云第五家,鸳鸯影浸小楼斜。

墙分别院宜男草,窗借东邻杏子花。

得月已教安晓镜,临流未许浣春纱。

携将满箧催妆句,散作机中片片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登金明佛阁时舷公示疾

倒影虚含鸟道明,故山不见四愁生。

黏空草树全当槛,浸地寒涛夜入城。

云向维摩邀起色,秋怜野客送新晴。

坐听竹底来清梵,奈可西窗乱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洪庆之移居

到门溪路淡秋花,手帖吟篇亦五车。

自觉地先成锦里,谁将村更说杨家。

浓留郭橐宜人树,绿蔓忠宣带子瓜。

还羡小楼空里胜,远帆归雁晚来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