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时庭馆醉春风,客里相逢意转浓。
只恐胭脂吹渐白,最怜春水照能红。
一枝争买珠帘外,千树遥看小店中。
惆怅先生归去后,江南烟雨又蒙蒙。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庭馆中醉人的景象,诗人与友人邂逅,情感愈发深厚。他担心美丽的杏花在春风中被吹得颜色变淡,却欣赏它映照春水时的鲜艳红晕。诗人想象着路人争相购买花枝的热闹场景,以及远处小店中千树杏花的壮观。最后,诗人感叹在先生离去后,江南烟雨中又添了几分凄迷,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整体上,这首诗以杏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离别的感伤。
不详
深深翠竹映婵娟,湘女梳妆立晓烟。
流水落花成怅望,舞裙歌袖是因缘。
也无人折休相妒,才有莺啼更可怜。
却忆东阑碧千叶,暖风香雨为谁妍。
忆与卢仝共看来,花光月色两徘徊。
江村远处长相识,风雨寒时已早开。
霁雪玲珑愁易湿,春冰轻薄笑难裁。
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满翠苔。
白发慵梳步屟迟,老于田野最相宜。
每当酒熟花开日,正值身闲客到时。
雪屋夜灯因妇织,月波秋舫为僧移。
而今此乐同谁说,只有乡人马远知。
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愈伤神。
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
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春。
文章穹壤成何用,哽咽东风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