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抄化孤魂经纸

杳杳穷魂,冥冥长夜,沉沉莫辨年龄。

全无知识,何处问亲情。

一自飘零浩散,空愁苦、宁得超升。

同垂救,巡门拜覆,乞纸复抄经。

明公宜省察,慈悲愿广,福利咸增。感三天诸圣。

悉副微诚。火翳翻为莲沼,恩光射、枯骨回灵。

皆遭遇,永除愆过,悉得悟圆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幽深的灵魂在无尽的黑夜中迷失,难以分辨岁月的痕迹。
全然无知,何处去寻找亲情的慰藉。
自从流离失所,只有无尽的忧愁,怎能期待超脱。
一同祈求救助,上门礼拜,恳求借纸抄写佛经。
尊贵的您应当明察,您的慈悲广大,必将带来福祉的增长,感动天上的众圣。
您的善心完全符合我们的微小诚意,火灾之灾反而转化为莲花池,恩光照耀,使枯骨复苏。
我们都得到了庇护,永远消除罪过,都能领悟到圆满的智慧。

注释

杳杳:幽深,遥远。
冥冥:黑暗,深沉。
沉沉:深重,模糊不清。
亲情:亲人之情,家庭亲情。
飘零:流离失所,漂泊不定。
超升:超越尘世,得到解脱。
巡门:上门拜访。
慈悲:仁慈和怜悯之心。
福利:好处,利益。
三天:指天界诸神。
微诚:微小的诚意,谦卑的请求。
火翳:佛教中的灾难象征,此处可能指疾病或苦难。
莲沼:比喻清净之地,如莲花池。
恩光:慈悲的光辉。
愆过:罪过,过错。
悟圆明:领悟到圆满的智慧或佛法的真理。

鉴赏

这首元代王处一的《满庭芳·抄化孤魂经纸》是一首悼念亡魂并祈求超度的词作。开篇“杳杳穷魂,冥冥长夜,沉沉莫辨年龄”,描绘了孤魂在幽深黑暗中难以分辨生死的状态,充满了哀伤和迷茫。接下来,“全无知识,何处问亲情”表达了对亡者无知无识、无法寻觅亲人的悲痛。

词人接着抒发自己的悲悯与祈愿:“一自飘零浩散,空愁苦、宁得超升。”他为自己无力帮助亡魂而感到愁苦,希望能通过抄写经书来助其超脱。词中“巡门拜覆,乞纸复抄经”形象地展现了这种虔诚的行为。

后半部分,“明公宜省察,慈悲愿广,福利咸增”是对神明的恳求,希望慈悲的力量能够察知并回应他的祈求。词人感激天界诸圣的感应,相信亡者的灵魂将因这份虔诚而得到救赎。“火翳翻为莲沼,恩光射、枯骨回灵”象征着亡魂在佛光的照耀下得以重生,罪过消除,最终“悉得悟圆明”。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对超度的热切期盼,体现了道教崇尚慈悲与超度的传统理念。

收录诗词(95)

王处一(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士,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 字:玉阳
  • 号:全阳子
  • 籍贯:金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
  • 生卒年:1142—1217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述怀

苦海奔波,荆山劳役,欲救宝璧嘉祥。

周而复始,瞥地悟真常。

两凑玄关运度,升灵曜、飞出扶桑。

回光看,璇玑万象,一一现明堂。

人还穷此理,尘缘悉屏,世梦都忘。

觉身心和畅,无限清凉。

万化收归鼎内,红光迸、丹熟馨香。

吞服了,还童返老,出自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赞丹阳公

久宦东牟,清门高广,自然别有行藏。

吕真遗训,一指遇重阳。

拂袖西秦顺化,真功就、复返吾乡。

朝元去,回颜换质,处处显嘉祥。

昌阳留异迹,普天设教,劝爇心香。

得灵源开悟,独处清凉。

宝鼎丹成九转,明颠倒、返照回光。

同成道,称扬盛德,呈上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赠广陵镇散人

圣诀仙方,玄机玄理,无文口口相传。

幸蒙师诲,说破未生前。

默把周天斡运,见参罗、万象推迁。

成造化,真龙真虎,真汞与真铅。

黄庭交会处,五行颠倒,八卦穿连。

仗玉炉金鼎,巨火烹煎。

九转功夫数足,丹成也、阴尽阳全。

长生道,非遥非近,非缺亦非圆。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赠出家

厌贵辞荣,甘贫慕道,谦和柔弱行藏。通真内炼。

随步变清凉。一点灵空顿晓,明显现、千古嘉祥。

因缘济,玉阳自此,同保见重阳。

心香通内外,氤氲遍彻,三界十方。

感大罗仙众,俯降恩光。

总救九玄七祖,离幽夜、高赴仙乡。

天元会,万神庆悦,齐唱满庭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