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重轮

月重轮,照天下。使天若无明月,万古当为长夜。

何夜无月,月有虚盈。谁为匪民,达者成名。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月重轮”为题,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轮回照耀的壮丽景象,赋予了月亮以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诗人通过“月重轮”的意象,表达了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

首句“月重轮,照天下”,直接点出主题,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如同一轮巨大的车轮,在夜空中转动,照亮整个世界。这不仅展现了月亮的物理特性,更蕴含了其作为自然界中重要光源的意义,给人以光明和温暖的感觉。

接着,“使天若无明月,万古当为长夜”,诗人通过假设,强调了月亮对于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世界将陷入永恒的黑暗,暗示了月亮不仅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光明之源。

“何夜无月,月有虚盈”,这两句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指出无论何时何地,月亮都存在并展现出其不同的形态——有时满圆如镜,有时则半盈或亏缺。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生命的多样性,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谁为匪民,达者成名”,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诗人提出疑问:“谁是不值得被关注的民众?”同时表达了对“达者”(即有能力、有见识的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引领社会进步,成就一番事业。这里既有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自然之美,探讨了光明、希望、自然规律、人生变化以及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秋行四首(其一)

乱竹微开一角,莫云远带孤村。

人到绿杨下马,屋迎秋水开门。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秋行四首(其二)

万峰谷里村路,独木桥西酒家。

对客山翁白发,当垆老妇黄花。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秋行四首(其三)

旧宫荒草何处,莫日芦花系船。

渔子数灯归尽,江潭一雨萧然。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秋行四首(其四)

酒醒已离孤店,灯残莫写乡书。

晓月啼猿未已,秋山匹马归欤。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