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梅伯言(其二)

单绪真传自皖桐,不孤当代一文雄。

读书养性原家教,绩学参微况祖风。

众妙观如蜂庤蜜,独高格似鹤骞空。

上池我亦源头识,可奈频过风日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名臣曾国藩赠予梅伯言的第二首诗,表达了对梅伯言的赞赏和对其家学渊源以及独特人格的肯定。首句“单绪真传自皖桐”暗示梅氏家族的学术传统源自安徽桐城,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次句“不孤当代一文雄”赞扬梅伯言在当时文坛上的杰出地位,称他为文坛豪杰。

“读书养性原家教”强调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个人品性的塑造作用,梅伯言的学问修养得益于家庭的严谨教诲。接着,“绩学参微况祖风”进一步赞美他的学术成就,与家族的传统相媲美。

“众妙观如蜂庤蜜,独高格似鹤骞空”运用比喻,将梅伯言的才智比作蜜蜂采蜜般汲取精华,而其高尚品格则如同白鹤凌空,超凡脱俗。最后,“上池我亦源头识,可奈频过风日中”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梅伯言的认可,同时也感叹时光匆匆,常有机会与梅伯言交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梅伯言的才华、家风和人格魅力,体现了曾国藩对后辈的鼓励和期许。

收录诗词(225)

曾国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子城,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字:伯函
  • 号:涤生
  •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 生卒年: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送陈岱云出守吉安

骊驹且莫喧,我歌始一放。

忆昔初逢君,汉滨俯高浪。

同拾春官第,天门蹋阆闶。

射策千羲轩,挟神一何王。

君喁我斯于,蹑屐星辰上。

双鸟不分飞,短翎实所傍。

借屋两头居,嬉游不可状。

六月寒瓜肥,嚼冰涤府藏。

劈半持作冠,狂呼极跌宕。

秋雨催归人,膏车各南向。

长沙揖君庐,入门删三让。

拜母升后堂,排筵倒家酿。

明岁同还朝,百扶接居巷。

朝餐或来过,夕渴还相访。

问学商米盐,经纶说鱼酱。

驱驴驾鸡栖,似狗颇茁壮。

有甑例宜尘,无衣安用桁。

我道夫子贤,世人或嘲谤。

世人病我顽,夫子怜其诳。

袍笏虽支离,貌卑心则亢。

平生企高遐,力微不自量。

树德追孔周,拯时俪葛亮。

又兼韩欧技,大言足妖妄。

夫子不予讥,和高越初唱。

洽比三四年,为欢亦云畅。

卯岁夏之中,九门盛炎瘴。

君实罹其灾,一病月三望。

毒热轰外彊,客瘥兀中胀。

有妇贤且勤,吁天事供养。

背分荀令凉,饘进冀缺饷。

剜肉补其天,有神实克相。

繄我相扶持,计穷屡怏怏。

国工吴与郑,调齐妙心匠。

鬼录不见收,人谋信可仗。

由来福与祸,茫茫自天贶。

时月无几何,中馈遘死丧。

我时匍匐救,仓皇事摒挡。

黄口抱呱呱,稽首别穗帐。

移巢翼其儿,室毁子无恙。

良人匪顽石,焉能缺凄怆。

倾家营奠斋,泪河送反葬。

我谓君已愚,稽经惧失当。

君谓情自缠,谁超六尘障。

展转弥再期,病贫互摩荡。

南望问尸饔,储粮不盈盎。

摧肠与蹙眉,万端欲谁谅。

一朝被殊恩,千忧始涤荡。

士穷守艰危,时来类放旷。

为君述前尘,在莒慎无忘。

报恩不在他,立德乃可尚。

丈夫要努力,无为苦惆怅。

形式: 古风

夜直苦寒

白虎西流朱鸟高,五更风利鸊鷉刀。

劲寒战栗通心曲,墙气冰霜上口毛。

旷荡青天如可对,折旋丹地敢辞劳。

频闻交战呵金马,蓦入镫庐炙冻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陈庆覃诗钞题辞(其一)

魏王大瓠号丰硕,酌水盛浆百不适。

丈夫身手岂不良,沈没诗篇真可惜。

嘐嘐道古无一符,画脂工夫竟何益。

我昔镂肝好苦言,今来百忧颇冰释。

誓将辍轸收哀弹,不唱君家行路难。

形式: 古风

陈庆覃诗钞题辞(其二)

近闻西蜀甚陆梁,驱人大邑如驱羊。

群揭竿旌过都市,广开林薮收畔亡。

新市下江颇窃发,左溪横水还披猖。

州家上名使家纵,昔我经过心繁伤。

太平风尘亦如此,胡不上书达天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