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房遇黄石公图

三度桥边伺老仙,始将兵法尽相传。

不知蹑足此一计,还出书中第几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张子房遇黄石公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张良与黄石公相遇的故事进行艺术化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智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三度桥边伺老仙”,以“三度”强调了等待的耐心与执着,形象地描绘了张良在桥边多次等待,终于遇到了传说中的黄石公这一神秘人物。这里的“老仙”不仅指黄石公,也暗含了对张良智慧与命运的赞美。

次句“始将兵法尽相传”,揭示了张良与黄石公相遇后,开始传授兵法的情节。这不仅是对军事知识的传承,更是对智慧与策略的传递,象征着知识与经验的宝贵价值。

第三句“不知蹑足此一计”,通过“不知”二字,表达了对张良所采取策略的惊讶与赞叹,暗示了这一计策的巧妙与出人意料,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英雄智慧的敬仰。

最后一句“还出书中第几篇”,以疑问的方式结束,既是对张良所传兵法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历史书籍中智慧结晶的尊重。这句话引人深思,让人不禁想象书中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智慧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良与黄石公相遇故事的艺术化处理,展现了对历史英雄智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传承与智慧价值的赞美。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四皓图

晔晔紫芝岩石隈,避秦有地似蓬莱。

可怜白发坐不定,又被汉朝呼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周亚夫细柳营图

细柳营中作略殊,宁容直入骤先驱。

不因一见入门诀,文帝何曾识亚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李广射石虎图

怪石蹲身草芥中,错疑猛虎喷腥风。

何消重费将军力,只在当头一箭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董仲舒不窥园图

西汉诸儒君最醇,无人见面意应深。

三年尽力窥经史,一旦看花了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