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夷陵

扁舟西上到夷陵,城外人家散似星。

水落寒滩群石出,雨晴隔岸乱山青。

当年人颂欧公政,此日谁铭至喜亭。

早晚又从三峡过,猿声宜在月中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陈琏的《入夷陵》描绘了诗人乘船西行至夷陵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对历史的追思。

首联“扁舟西上到夷陵,城外人家散似星”,以“扁舟”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乘坐小船沿江而上的情景,将个人的行迹融入广阔的大自然之中。“城外人家散似星”则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城外散布的房屋如同夜空中繁星点点,既表现了地域的辽阔,也暗示了人烟稀少的景象。

颔联“水落寒滩群石出,雨晴隔岸乱山青”,进一步展示了夷陵地区的自然风貌。随着水位的下降,原本被水覆盖的寒滩裸露出来,群石显现,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荒凉的美。雨后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对岸的群山上,使得山色呈现出一片青翠欲滴的景象,对比鲜明,富有层次感。

颈联“当年人颂欧公政,此日谁铭至喜亭”,转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这里提到的“欧公”指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他在夷陵为官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然而,时光荏苒,如今站在同样的地点,又有谁能像欧阳修那样,留下深刻的政绩与影响呢?这一问,不仅体现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流露出对当下现实的反思。

尾联“早晚又从三峡过,猿声宜在月中听”,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他想象着自己将来再次经过三峡,那时月光下的猿啼声将会更加动听。这一句不仅预示了诗人未来的行程,也寄托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夷陵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陵庙

谁凿云根紫翠堆,倚天华构亦雄哉。

江声动地雷霆奋,岚气满山图画开。

过客乞灵终日至,居民报祀四时来。

登临政喜询遗事,空见残碑锁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夔府

才入瞿塘眼界宽,喜瞻城府綵云间。

永安宫废年华老,八阵图荒日色寒。

藩府教条颁郡邑,朝廷威德服羌蛮。

关门铁锁今无用,军士戈殳竟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云阳张侯庙

张侯祠宇俯江滨,碧瓦朱檐锁白云。

三国战争闻远略,千年史传著奇勋。

香腾宝鼎祥光袅,风动旌旗翠影分。

眺览不胜怀古意,摩挲石刻半苔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忠州陆宣公祠

唐家内相数宣公,自信能全报国忠。

王佐才名真不忝,经纶事业竟谁同。

谗言已中奸臣口,谠论难开帝者聪。

古庙荒凉经岁久,萧萧宰木起悲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