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三)

樊迟请学稼,尼父已深愠。

安知连城守,榷酤殿最问。

周公无彝酒,用是垂大训。

愿得烹弘羊,耕织始安分。

形式: 古风 押[问]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孔子和周公的态度,以及对历史人物如弘羊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于农耕与治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樊迟请学稼”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农事学习的重视;而“尼父已深愠”则暗示了孔子对此态度的转变,可能是因为过度强调农事而忽视了其他重要事务。接着,“安知连城守,榷酤殿最问”则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平衡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在国家治理中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和职责。

“周公无彝酒,用是垂大训”提到周公不轻易饮酒,以此作为教导后人的大训诫,强调了节制的重要性。最后,“愿得烹弘羊,耕织始安分”则是对历史上因贪财而被惩处的官员弘羊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希望官员能像农民一样勤勉工作,各司其职,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古代治国理念的深入思考,强调了农耕基础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了在国家治理中应保持节制和公正,避免贪欲导致的混乱。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四)

龙伯钓鳌时,连六方自快。

事缘贪饵起,上帝独何罪。

土疆日侵削,形躯仍眚杀。

才馀数十丈,尚足令人骇。

寄言诤毕人,努力事机械。

何当大荒野,与尔竞行迈。

形式: 古风

杂诗(其六)

伯夷饿首阳,太公封营丘。

同时海滨人,将老归西周。

世故莽难量,后王异前修。

徒让千乘邦,不如畜阴谋。

良知命分然,何怨复何尤。

尘埃采薇诗,益使夸者羞。

自兹奸雄人,日日希公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诗(其七)

虚舟适谁迕,飘瓦殊暂然。

忮心自无怨,岂必绝世贤。

握火欲提人,唾空不至天。

一心抱区区,万事长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诗(其八)

佚女处瑶台,丰肌艳皎皎。

端令鸩为媒,告我以不好。

犹豫令人悲,自悔辩不早。

如何问雄鸠,佻巧岂可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