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他年疏上浮,早日此中投。汲饮当鱼入,垂纶即?游。
净祠无血食,噀雨不腥流。
僧语皆前事,人来尽别州。
草谙长过雪,沙犯欲捐湫。
至竟何依止,苍茫难祷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哲思。"他年疏上浮,早日此中投",开篇便以时间的流转和地点的特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汲饮当鱼入,垂纶即?游",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置身于鱼儿游弋、垂钓者悠然自得的画卷之中。
"净祠无血食,噀雨不腥流",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祠堂的洁净与雨水的清新,都体现了大自然的纯净与生命力。"僧语皆前事,人来尽别州",诗人通过与僧人的对话,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时空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草谙长过雪,沙犯欲捐湫",草木在雪中生长,沙地似乎要淹没湫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哲理。"至竟何依止,苍茫难祷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寻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和宇宙的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不详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鬓丝残雪影,况复在尘埃。
暮色随钟尽,年光逐水来。
邻逋灯下索,乡梦戍边回。
明日听春雨,渡江登越台。
椒柏多年树,闲庭忆粤乡。
发春当献岁,为客未休粮。
饮后怜衰齿,行南避忌方。
星周元朔历,时运可能忘。
自食屿云薇,闻君白接篱。
谒灵随社到,为客寄音迟。
瓢入新城水,舟回故渚祠。
南衣离火浣,垢敝禁烟时。
笋舆行万山,中有十里亭。
老树祇一色,野公逾百龄。
柴关当太白,药气近樵青。
罔草粘枯翼,巢枝落退翎。
期探幽谷水,共斸松根苓。
艾纳下天雨,尘风吹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