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谷中瀑水流水,洞口青云白云。
遮径飞萝袅袅,隔溪丛桂氤氲。
这首诗描绘了山谷间瀑布流水与洞口青云白云交织的自然美景,以及沿途飞萝袅袅、溪边丛桂氤氲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生机,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谷中瀑水流水,洞口青云白云",开篇即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山间清幽的景象。"遮径飞萝袅袅,隔溪丛桂氤氲",进一步描绘了路径旁藤萝轻摆、溪边桂树散发的香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充满诗意。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融合的精神追求。
不详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雨馀临涧观涨,云散开门面山。
啼鸟落花处处,先生那得春閒。
山色笼烟晚翠,江气盘云昼阴。
春前淡沲幽眺,天际微茫远心。
过却清明谷雨,开遍梨花杏花。
眼看今春强半,王孙依旧天涯。
落花闇闇随水,芳草萋萋掩门。
谁道江南春色,能禁风雨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