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在中国文化中,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称为重九或登高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望远、赏菊花的习俗。诗的第一句“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直接点出了时间背景,是在一个秋天即将过去的特殊日子。
接着,“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色。菊花在秋天盛开,它的香气似乎在提醒人们夏末秋初的气息已经转变为凉爽的秋风。萸房即是竹帐,用来遮挡寒冷,表达了秋季渐深,夜晚已有了凉意。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则写出了天气变化对自然界生物行为的影响。霜浓指的是厚重的露水已经结冰,鹰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得不飞向更远的地方寻找温暖和食物。而雁,即大雁,由于浓雾难以飞行,反映了秋季天气的多变。
最后,“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景色或是某种情感的怀念。龙山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萧条边兴阑”则营造了一种边塞孤寂的情境,兴阑即是长城,这里用来形容边疆的荒凉和诗人的孤独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感受,以及个人情感上的怀旧和孤寂。
不详
秋来菊花气,深山客重寻。
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
摘来还泛酒,独坐即徐斟。
王弘贪自醉,无复觅杨林。
颁条忝贵郡,悬榻久相望。
处士同杨郑,邦君谢李疆。
讵知方拥彗,逢子敬惟桑。
明朝蓬户侧,会自谒任棠。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杯。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竹径桃源本出尘,松轩茅栋别惊新。
御跸何须林下驻,山公不是俗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