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薰堂红梅(其三)

自怜多病绣衣客,百年未半鬓先白。

长鞭短帽饱霜露,田园将芜身未索。

何日背琴携瘦筇,鸣弦堂上迎薰风。

梅香已断叶初暗,满枝著子双颊红。

寄声釢子可留意,为我沿溪撑短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卢襄所作,名为《初薰堂红梅(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多病的绣衣客,感叹自己年华已逝,鬓发斑白,却仍奔波于田间地头,未曾停下脚步。他渴望在未来的某日,能够放下琴弦,携带瘦竹杖,前往鸣弦堂上迎接和煦的薰风。此时,梅花的香气已经消散,叶子也逐渐变得深暗,但树上依然挂满了红色的果实,仿佛双颊泛红一般。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诗的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7)

卢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定林寺沿溪采石蒲

晓行隐隐入花村,小雨初晴水气昏。

莫厌僧家能冷淡,且穿芸屩采溪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玉虹亭试茶(其一)

乍见飞泉眼即明,玉虹垂地半天声。

何时闲散无公事,洗钵重来汲浅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玉虹亭试茶(其二)

航湖未逐鸱夷子,得水今同桑苧翁。

试遣茶瓯作花乳,从教两腋起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春兴

雪花初著鸳鸯瓦,叠嶂疏林入图画。

春工不作两样心,尽遣根荄赴陶冶。

我昔年少曾买春,著尽榆钱不多价。

春应索价来觅人,客气今犹不相下。

待领春风归去家,家山却有疗愁花。

邻公大段作春计,小囿栽花今数世。

但憎赤脚婢恼人,要逐丫鬟同拾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