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素月澹盈盈,凌波影乍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

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静谧与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素月澹盈盈”以“素月”点明月色的皎洁,“澹盈盈”则描绘出月光柔和而充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接着“凌波影乍生”,以“凌波”比喻月光在水面上轻轻掠过,生动地描绘出月光与水面相互映照的动态美,仿佛月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两句,将视线从水面上移至远处的关山,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怀。同时,“砧杵”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此处借指远方亲人可能正在忙碌或思念,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融入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两句继续描绘月夜下的景致,通过“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等意象,展现了月光下水面和船只的动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飘荡。

最后,“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孤独、忧郁的情感。在这里,“征人”不仅指远离家乡的旅人,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通过设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月夜下的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对酒

微风起萍末,凉雨亦丝丝。

征路聊逢此,青尊且自怡。

孤云生掩映,独鸟弄涟漪。

最爱湖光满,轻舟尽日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池

树隐平桥合,花藏曲坞幽。

昔贤留有咏,兹地成千秋。

桂棹芙蓉渚,菱歌杜若洲。

南池风物好,春日羡遨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经圯上

丈人逢孺子,挟策此相邀。

所以邳城下,今存坠履桥。

灵奇伤往事,契合想前朝。

濉水东流去,英雄恨未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过汨罗吊三闾庙

昔闻楚子怨,今过汉江湄。

山鬼搴萝立,湘灵鼓瑟悲。

茝兰行客荐,时俗土人思。

古庙空山里,阴风闪翠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