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福海院

庐阜新兰若,龙天古道场。

殿妆金彩焕,佛放白毫光。

竹长真如翠,花开般若香。

禅波风浩浩,慈荫日穰穰。

鼻祖共毫老,中兴乃谷堂。

僧勤今继志,万载一炉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庐山的新兰若,是古老的龙天修行场所。
大殿装饰着金碧辉煌,佛像放出明亮的光芒。
翠绿的竹子显得庄重真实,智慧之花散发出般若的香气。
禅意的波涛在浩渺的风中翻涌,慈悲的荫庇每日丰富。
鼻祖与老和尚共同传承,中兴之愿在谷堂实现。
僧侣们勤奋地继承遗志,千年如一日,香火不断。

注释

兰若:佛教寺庙。
龙天:道教神话中的神灵。
金彩:金色的光彩。
白毫光:形容佛像的神圣光辉。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
般若:智慧。
慈荫:慈悲的荫庇。
鼻祖:始祖,这里指佛教的创始人。
中兴:佛教复兴。
谷堂:可能指重要的佛教殿堂。
炉香:象征僧侣们的修行和香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之景,通过对庐阜、龙天、殿妆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寺院的庄严与神圣。"庐阜新兰若"中,“庐阜”指的是佛教中的佛塔或佛寺建筑,而“新兰若”则是形容环境清幽,莲花初绽之美景。"龙天古道场"则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修行之地,充满了历史的沉淀。

"殿妆金彩焕"和"佛放白毫光"两句,通过对寺内装饰与佛像光芒的描绘,突出了宗教仪式的庄重与神秘。"竹长真如翠"、"花开般若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环境的喜爱。

"禅波风浩浩"和"慈荫日穰穰"两句,用了“浩浩”、“穰穰”这样的拟声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鼻祖共毫老"、"中兴乃谷堂"则是对寺院历史与传承的赞颂。

最后两句"僧勤今继志,万载一炉香"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们不懈追求佛法精神的赞赏,以及对寺院悠久传统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禅意境界。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鹤林

骨气秋江月,文章春苑花。

片心穷万法,半语辩千邪。

朝罢鸡司晓,醉酣蜂报衙。

未为三岛客,笑指五云家。

骑月游沧海,鞭霆步太霞。

鬼神私侧目,袖里一青蛇。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一览亭

千山万山耸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来登此一览亭,东望长江渺无极。

烟飞松坞晓苍凝,雨过竹林晚翠滴。

人家楼阁下参差,天宇云霞上郁密。

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断岸几千尺。

芦荻丛中鸥鹭闲,来往渔舟三两只。

柳阴浓淡夕阳斜,藓岩石磴满山赤。

落鸦噪下枯树枝,鸡犬声中半樵笛。

疏篱小屋可容膝,目对青霄一太息。

满城车马走红尘,何人知享此幽寂。

竹炉焚罢柏子香,瓷杯倾泻碧玉液。

饮到如泥卧石鼓,醒来瀹茗自闲适。

啸咏太空歌一曲,风吼千林月华白。

一览亭前双目明,诗成自觉天地窄。

云崖烟树几重重,三百六十真奇峰。

我将持斧扣洞门,借问蟠桃几时红。

流光瞬息付一电,万事转头如去箭。

南康有个陈参军,心镜如如成一片,自笑浮生若春燕。

形式: 古风

三级泉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刬春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雪飘缕。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骨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鼓。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拖肠鼠。

溶溶浸此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岁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捲天宇。

谷草凝烟色净明,野猿悲露声清苦。

绿苔锁径阻清游,白鹤凌霄唤冲举。

紫元景曜神府君,仙灵咏其洞天主。

画屏幻出金芙蓉,仙杯琢就石鹦鹉。

当时此地蔡寻真,青鸾一去今何许。

锦阁凭空银海寒,宸书丽天丹凤翥。

竹炉烧起紫旃檀,古琴呜咽鸣中吕。

曲罢萧萧天籁动,长笑一声朝帝所。

形式: 古风

久旱得雨晚凉得月奉似鹤林

骄魃羞明晓失威,前村落罢雨丝丝。

四方万里共明月,五岳六辅生凉飔。

我亦白云一逋客,幸不龙门遭点额。

寻常袖手不为霖,直恐风生天地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