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季章和寄同舍韵(其一)

论交万里外,意气薄云天。

孤舟日已远,拥书夜无眠。

骊珠从何来,光景明一川。

椟藏怀永好,欲报心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与远方的朋友谈论交情,心意高洁如云天。
独自一舟渐行渐远,夜晚拥书却难以入眠。
那颗珍贵的骊珠从何而来,照亮了眼前的景象如川流不息。
珍藏心中的美好愿望,想要回报却感到迷茫。

注释

论交:谈论交情。
万里外:远方。
意气:志向和情感。
薄云天:高洁如云天。
孤舟:独自一舟。
日已远:渐行渐远。
拥书:夜晚拥书。
无眠:难以入眠。
骊珠:比喻珍贵之物。
光景:景象。
明一川:照亮眼前如川流。
椟藏:珍藏。
怀永好:心中的美好愿望。
欲报:想要回报。
茫然:迷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答季章和寄同舍韵(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交往之情感深厚的诗句。

"论交万里外,意气薄云天。"

这一联通过“万里”强调了空间上的遥远,但却以“意气”相连,将心灵的交流置于物理距离之上。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用来表达超越时空的深厚情谊。

"孤舟日已远,拥书夜无眠。"

诗人借“孤舟”形象表明自己的孤独与遥远,同时通过“日已远”和“夜无眠”,传达了因思念朋友而无法安心休息的情感状态。这里的“拥书”则是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纪念。

"骊珠从何来,光景明一川。"

这两句诗通过美丽的自然画面——骊珠(珍贵的宝石)和光景(可能指月光或星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通常被解读为对友情纯洁与高尚的赞美。

"椟藏怀永好,欲报心茫然。"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深厚的情谊长久保存(椟藏),并且内心充满了对朋友的报答之情。这份报答之情又如同广阔无垠的大海,难以言表。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向往。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潘文叔见寄予十月尝访文叔文叔许来而犹未也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

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

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

借问十载间,风波两蓬萍。

岭剑各万里,心目多所经。

归来且强健,恍然真梦醒。

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

萧条媚寒日,约略环翠屏。

相携复一笑,芝兰有馀馨。

孤云自舒卷,野鹤来青冥。

平生阅群彦,十八九彫零。

吾徒亦何愿,毕景依林坰。

种秫令可酿,储粟常满瓶。

琴书奉娱玩,足以陶性灵。

千载伐木篇,此意神所听。

往来亦奚惮,江浦堪扬舲。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遂安同官蒋主簿满秩归宜兴相见杭都以诗别之

溪阁小亭乐有馀,分携万里意何如。

却怜倦鸟投林后,尚及栖鸾振翼初。

发白相看无可奈,眼青如旧未应疏。

熟闻阳羡佳山水,会许扁舟问所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遂安县兴学和詹本仁见赠诗

万物野马相追奔,百年梦境更起仆。

是中诸妄要扫刮,努力良心自成就。

舞雩春风沂水侧,当日群公切磋究。

大途九轨自可识,广居安宅宁当僦。

少年恐不保壮老,夜气还能亡旦昼。

诗书礼乐在庠序,乡射弦歌列笾豆。

共惟百圣贻后来,岂使一科图急售。

如何道术坐陆沉,独指利名纷辐辏。

斯文未丧天所赐,接踵诸贤出哀救。

圣门榛棘得刬除,俗学膏肓有砭灸。

晚出颛蒙格调卑,平生师友追从旧。

敢言割鸡慕牛刀,直恐狐裘杂羔袖。

是邦山水故潇洒,满眼衣冠多整秀。

向来张吕相逢地,遗韵馀风洗凡陋。

眷然乡校肯来游,勉矣英材起相副。

名门政假扶持力,阖境似惊闻见骤。

儒林丈人真好事,大笔新诗警昏瞀。

寄言同社相知心,不怪狂歌续貂后。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道中寄同舍(其二)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声。

别怀初酒醒,病骨更寒侵。

一笑已昨梦,百年明此心。

故人应念我,数肯寄嘉音。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