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处才上人

我闻三代淳且质,华人熙熙谁信佛。

茹蔬剃发在西戎,胡法不敢干华风。

周家子孙何不肖,奢淫惛乱隳王道。

秦皇汉帝又杂霸,只以威刑取天下。

苍生哀苦不自知,从此中国思蛮夷。

无端更作金人梦,万里迎来万民重。

为君为相犹归依,嗤嗤聋俗谁敢非。

若教都似周公时,生民岂肯须披缁。

可怜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织。

君子之道动即穷,亦有贤达藏其中。

上人来自九华山,叩门遗我琼瑶编。

铮铮五轴馀百篇,定交仍以书为先。

书中不说经,文中不言佛,有心直欲兴文物。

感师自远来相亲,为师画卦成同人。

出门无咎非群分,袈裟墨绶何足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酬处才上人》。从内容来看,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状和文化传承的一些思考。

开篇“三代淳且质”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淳朴纯正,表达了一种对古代美好文化的怀念。而紧接着,“华人熙熙谁信佛”则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汉族人信佛之风的不满和批判。这里“茹蔬剃发在西戎”强调了外来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表明作者坚守华夏正统文化的立场。

接下来的几句“周家子孙何不肖,奢淫惛乱隳王道。秦皇汉帝又杂霸,只以威刑取天下。”则是对历史上一些朝代及其统治者的批评,认为他们背离了先祖的礼制和文化传承。

诗中的“苍生哀苦不自知,从此中国思蛮夷”表达了一种悲观的情绪,觉得民众生活在痛苦之中却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文化危机。而“无端更作金人梦,万里迎来万民重。”则可能是对某些政治或宗教事件的隐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随后,“为君为相犹归依,嗤嗤聋俗谁敢非。”表达了对于理想政治和文化领导者的向往,同时也批评了那些不识大体、只知盲从的人们。紧接着,“若教都似周公时,生民岂肯须披缁。”则是希望回到古代圣贤的治国理念,不需要宗教来安慰民众。

“可怜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织。”这几句诗描绘了普通百姓为了逃避繁重的徭役和苦难而加入佛寺的悲惨现实。紧接着,“君子之道动即穷,亦有贤达藏其中。”则是对那些隐藏在社会底层、不为人知的贤达之士的一种赞美。

“上人来自九华山,叩门遗我琼瑶编。”这里可能是在描写某位高僧或智者从远方来访,留下珍贵的知识和文化财富。而最后,“铮铮五轴馀百篇,定交仍以书为先。书中不说经,文中不言佛,有心直欲兴文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文学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王禹偁对于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的一种批判与反思,同时也是他个人对于理想文化状态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酬安秘丞见赠长歌

我闻进士登科换凡骨,信知不是风尘物。

贡籍由来数百年,直疑空却神仙窟。

其间最贵龙虎榜,乘时得路为卿相。

一从巢寇犯阙来,梁氏礼闱还草创。

庄宗明宗虽膺命,晋朝汉朝俱不永。

其中纵得神仙材,太平不见哀之哉。

上玄应恐天地闲,安仙又谪来人寰。

二十把笔疏辞源,黄河倾落昆崙山。

有周道衰犹叹凤,天公留得归皇宋。

天水夕郎掌贡时,禹门万仞连云耸。

不是真龙不能过,嗔波怒浪浇雷火。

是岁北极七个星,一时下降为门生。

安仙堂堂冠其首,六星煌煌愿随后。

驺虞赋就铿金石,丹水诗成摛锦绣。

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时命入芙蓉幕。

独得归州近巫峡,十二晴峰长在睫。

郡斋狂醉复狂吟,书尽巴东一川叶。

迩来游宦五六年,吴山越水供新编。

还同白傅苏杭日,歌诗落笔人争传。

去年始上芸香阁,出典陶丘滞锋锷。

阮籍营中浮蚁馨,亚夫门外垂杨弱。

骥足虽知暂縻绊,樽前未始长嗟叹。

只应会得老聃言,大器本来成较晚。

吾君正是兴文教,不日徵归掌纶诰。

醉挨雉扇扫宫辞,怒上螭头呈谏草。

笔下追还三代风,祛尽浇漓成古道。

丈夫方见兼济才,莫学西山采薇老。

我今自是蓬蒿身,如何一见如故人。

长歌谓我相剪饰,便疑平地升青云。

文章难得逢知己,知己相逢贵终始。

伊我行止方悽悽,老亲稚子相顾啼。

出门动足歧路迷,得君引上登天梯。

形式: 古风

酬安秘丞歌诗集

我闻天有二十八个星,降生下界为英灵。

东方曼倩萧相国,至今留得终天名。

又闻地有三十六所洞,洞中多聚神仙众。

神仙负过遭谴谪,谪来人世为辞客。

李白王维并杜甫,诗颠酒狂振寰宇。

今来相去千百年,寥落乾坤阒无睹。

皇天何不生奇人,庸儿蠢夫空纷纷。

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

陶丘忽见安秘书,星精仙骨真有馀。

月中曾折最高桂,趁出玉兔惊蟾蜍。

示我歌诗百馀首,笔锋闪闪摩星斗。

乍似碧落长拖万丈虹,饮竭四海波澜空。

又似赤晴乾撒一阵雹,打折琼林枝倒卓。

夜来梦见李长吉,叩头再拜须来乞。

自言失却照海珠,至今黑坐骊龙窟。

方知安侯不是星辰类,即是神仙辈。

不然又争得标格峻迈,文辞颠怪。

有时醉起一长噫,八极风清鬼神骇。

他年却入蓬莱宫,休使麻姑更爬背。

形式: 古风

酬杨遂

杨君江左士,文律何飘飘。

人言未冠时,作赋凌洞箫。

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

轗轲位不进,陶潜还折腰。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兴妖。

官小力不支,奔窜避枪刀。

朝廷责守土,黜入县佐僚。

昨朝写孤愤,遗我有客谣。

伊予亦左迁,讽之心无憀。

人生一世间,否泰安可逃。

姑问道何如,未必论卑高。

自古富贵者,撩乱如藜蒿。

德业苟无取,未死名已消。

岂期颜子渊,不朽在一瓢。

推此任穷达,其乐方陶陶。

达则为鹍鹏,穷则为鹪鹩。

垂天与巢林,识分皆逍遥。

形式: 古风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

是时太阴亏,占云臣道剥。

王生出紫微,谴逐走商洛。

扶亲又抱子,迤逦过京索。

弊车载书史,病马悬囊橐。

西都不敢住,空负香山约。

阌乡正南路,秦岭峭如削。

肩舆碍巨石,十步三四却。

妻孥亦徒步,碛砾不容脚。

山店盖木皮,烟火浑熏灼。

夜深闻贙虎,全家屡惊戄。

山泉何萦回,切冽无桥彴。

卸鞍引羸蹄,解袜事芒屩。

晨澜发可鉴,朝涉胫如斮。

商山六百里,天设皆岩崿。

上洛在其中,狴牢曾未若。

逐臣自可死,何必在远恶。

刺史不我顾,古寺聊淹泊。

卜居杂民氓,致养无精糳。

知道由自宽,有亲强为乐。

侧闻种先生,终南卧云壑。

长沮既躬耕,元礼仍开学。

王绩妇未娶,介洁翘孤鹤。

之推母偕隐,教诲脩天爵。

诗情亦嗜酒,道气不服药。

田衣剪荷芰,野饭烹茝蒻。

雾豹泽文彩,冥鸿避矰缴。

肯从羔雁聘,唯恐簪裾缚。

如何宋右史,斥鴳议雕鹗。

玄纁与丹诏,恩礼诚非薄。

仍敕京兆府,敦谕辞恭恪。

先生恋板舆,纯孝心坚确。

散发走烟峦,拜章谢恩渥。

巨材犹在涧,大玉不出璞。

使者遂空回,软轮何寂寞。

贤母召徵君,庭责词嗃嗃。

胡为事章句,漏名入街郭。

府县污我山,胥徒噪吾幄。

以兹近声利,安得成高邈。

誓将徙穷谷,庶可逃喧浊。

先生拜引过,为寿开樽杓。

陶陶又熙熙,何啻闻竽籥。

人传到迁客,面目敦惭怍。

器小识不远,当年事头角。

遭时得一第,游宦何龌龊。逐膻甚蚍蜉,斗耀同??。

宰邑乏弦歌,谏垣无謇谔。

便蕃朱紫绶,僭忝丝纶阁。

方号骙骙龙,已困狺狺㹱。

待罪始知非,咄哉昧先觉。

一聆高世行,罪发庸可擢。

忍耻赋三章,尘埃寄寥廓。

明年会恩宥,量移井蛙跃。

靡暇谒南山,征途望西岳。

黄河波汹涌,白径苔班驳。

中条围解县,五老烟龊龊。

此焉为郡副,乌敢事陨穫。

笼禽幸未死,尚且谋饮啄。

米呼村婢舂,樵雇山僮斫。

喂马捽寒芜,看书爇秋箨。

信口亦吟哦,放心无适莫。

君恩已绝望,人事终难度。

相府一张纸,唤起久屈蠖。

诚知有梁栋,未忍弃榱桷。

五城天上开,三殿云间卓。

重取故衣冠,笼裹山猱玃。

病翼得风云,坏墙劳赭垩。

谏官与史氏,旧职聊羁络。

举袖拂石螭,凝眸睨金雀。

冥心想前事,一梦何挥矐。

长恐先生闻,倚松成大噱。

关中朋友来,遗我神仙作。

繁华远客骑,铮鏦美人错。

古澹啜铏羹,文雅铿木铎。

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

孰念气如虹,翻然轻抵鹊。

俊甚麻姑抓,快比屠门嚼。

浑金岂在镕,尺璧宁施琢。

愈风齐捧檄,忘味同闻乐。

致之向怀袖,日夕芬兰若。

褒我尘俗韵,铅刀化干镆。

同声必有应,过实还疑谑。

盛夸山中事,云屋张霞幕。

兰芽含露采,石髓和烟酌。

巢由泉涤耳,园绮芝盈握。

有时上绝顶,星斗近可摸。下视尘世人,营营似螶?。

男儿既束发,出处岐路各。

苟非秉陶钧,即去持矛槊。

致主比唐虞,安边如卫霍。

不尔为逸人,深居返吾朴。

胡然自碌碌,名节日销铄。

行年过半世,功业欠圭勺。

无术铸五兵,使民兴钱镈。

无材统六师,逐寇开沙漠。

空言说王道,肆眼看人瘼。

多惭指佞草,虚效倾心藿。

一览大雅文,起予亦何博。

况兹山野性,谟画昧方略。

搔首谢朝簪,行将返耕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