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范景文的《斋中》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斋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颇嫌多事是尊生”,表达了对繁琐世事的厌倦,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但得心闲近道情”进一步强调了内心平静对于接近人生真谛的重要性。
“长与疏梅耐幽独,更教瘦鹤伴凄清”两句,通过描绘斋中的孤寂环境——与稀疏的梅花共度时光,以及瘦鹤相伴的清冷画面,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孤高自守的品格。他享受这种与自然为伍的孤独,体现了他的淡泊和宁静。
“扫花欲便亲苔坐,删竹当防碍月行”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清扫花径,亲近苔藓,甚至考虑到了竹林对月光的影响,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最后,“片石颓然无位置,也同老懒畏经营”以石头的随意摆放,象征着诗人不拘小节、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求功名、不事奢华的老练和慵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斋中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心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体现了明代士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