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

京师轻薄儿,意气多豪侠。

争誇朱颜事年少,肯慰白发将花插。

尚书好事与俗殊,怜我霜毛苦萧飒。

赠以洛阳花满盘,斗丽争奇红紫杂。

两京相去五百里,几日驰来足何捷。

紫檀金粉香未吐,绿萼红苞露犹浥。

谓我尝为各阳客,颇向此花曾涉猎。

忆昔进士初登科,始事相公沿吏牒。

河南官属尽贤俊,洛城池籞相连接。

我时年才二十馀,每到花开如蛱蝶。

姚黄魏红腰带鞓,泼墨齐头藏绿叶。

鹤翎添色又其次,此外虽妍犹婢妾。

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羊胛。

无情草木不改色,多难人生自摧拉。

见花了了虽旧识,感物依依几抆睫。

念昔逢花必沽酒,起坐驩呼屡倾榼。

而今得酒复何为,爱花绕之空百匝。

心衰力懒难勉彊,与昔一何殊勇怯。

感公意厚不知报,墨笔淋漓口徒嗫。

形式: 古风

翻译

京城里的轻浮少年,意气风发,豪侠气概。
他们夸耀青春年少,谁会怜惜白发人插花赏景。
尚书大人喜好独特,不同于世俗,他怜悯我头发斑白,生活凄凉。
他赠送我一盘来自洛阳的繁花,争艳斗丽,红紫交错。
两地相隔五百里,几天就能疾驰而来,速度何等快捷。
花朵香气还未散发,绿色花蕊上还沾着露水。
他说我曾是洛阳的常客,对这些花有过深入的了解。
回忆起初次考中进士,侍奉相公,处理官府文书。
那时在河南做官,下属都是才俊,洛城美景接连不断。
我那时二十出头,每次花开都像蝴蝶般飞舞。
姚黄魏红的牡丹,腰带般的花瓣,墨绿的叶子藏于其中。
鹤翎色的花次之,其他虽美,犹如侍女。
如今已过三十年,岁月匆匆,如同熟透的羊肩。
无情的花草依旧鲜艳,人生的磨难却使人憔悴。
见到旧识的花,虽然熟悉,仍忍不住感慨流泪。
过去遇到花就买酒,或坐或立,举杯共饮。
现在即使有酒,又能如何?只是围着花转,空自徘徊。
心力交瘁,难以强求,与往昔的勇猛判若两人。
感激您的深情厚意,却无法回报,只能含泪诉说。

注释

轻薄儿:指轻浮、不稳重的年轻人。
豪侠:指行为豪爽、侠义的人。
朱颜:形容年轻人的红润面色。
尚书:古代官职,此处指某位官员。
霜毛:指白发。
洛城:洛阳,古代都城之一。
姚黄魏红: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
腰带鞓:形容牡丹花瓣宽大如腰带。
泼墨:形容花色浓烈。
鹤翎:形容花色洁白如鹤羽。
熟羊胛:比喻岁月流逝,时光荏苒。
抆睫:擦拭眼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诗中,欧阳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王尚书赠送的洛阳牡丹后的感慨。他赞赏尚书的慷慨和对老友的关怀,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从当年的翩翩少年变为白发人。诗人通过回忆年轻时在洛阳赏花的欢乐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如今身体衰弱、心境改变的无奈。最后,他感激尚书的好意,但因身体力衰,无法回报,只能以诗表达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变迁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赋竹上甘露

梢梢两竹枝,甘露叶间垂。

草木有灵液,阴阳凝以时。

深山与穷谷,往往尝有之。

幸当君子轩,得为众人知。

物生随所托,晦显各有宜。

聊以助歌咏,兼堪饮童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韩公阅古堂

兵闲四十年,士不识金革。

水旱数千里,民流谁垦辟。

公初来视之,嘻此乃予责。

将法多益办,万千由十百。

整齐谈笑间,进退有寸尺。

曰此易为耳,在吾绳与墨。

天成而地出,古所重民食。

贮储非一朝,人命在旦夕。

惟兹将奈何,敢不竭吾力。

木牛尚可运,玉罄犹走籴。

因难乃见材,不止将有得。

公言初未信,终岁考成绩。

骄墯识恩威,讴吟起羸瘠。

貔貅著行伍,仓廪饱堆积。

文章娱闲暇,传记寻往昔。

英英文与武,粲粲图四壁。

酒令列诸将,谈锋摧辩客。

周旋顾视间,是不为无益。

循吏一州守,将军万夫敌。

于公岂止然,事业本夔稷。

富寿及黎庶,威名慑夷狄。

当归庙堂上,有位久虚席。

大匠不挥斧,众工随指画。

从容任群材,文武各以职。

形式: 古风

嵩山十二首(其十一)峻极寺

路入石门见,苍苍深霭间。

云生石砌润,木老天风寒。

客来依返照,徙倚听山蝉。

形式: 古风

嵩山十二首(其三)二室道

二室对岧峣,群峰耸崷直。

云随高下起,路转参差碧。

春晚桂丛深,日下山烟白。

芝英已可茹,悠然想泉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