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七首(其十九)

阴向鼻端灭,阳从眼里生。

会得个中意,更参三十年。

形式: 偈颂

翻译

阴暗消失在鼻尖,光明从眼眸中显现。
真正理解了这个意境,还要再深入研究三十年。

注释

阴向:指阴暗、晦暗。
鼻端:鼻子的前端。
阳从:指光明、明亮。
眼里:眼睛里。
会得:理解、领悟。
个中意:这里的意境或深意。
更参:进一步研究、深入探讨。
三十年:表示时间长,这里可能象征长久的学习和体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原妙所作的偈颂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阴向鼻端灭,阳从眼里生",这里的"阴"和"阳"通常象征着相对的两极,阴暗与光明,内在与外在。"阴向鼻端灭"暗示了通过内观,个体能洞察自身的阴暗面并逐渐消解;"阳从眼里生"则意味着通过对外界的观察,真理或智慧之光会在心中显现。整句诗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会得个中意",意指领悟到这种内在与外在相互作用的真谛,达到了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更参三十年"则表达了修炼的持久性和深度,说明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个道理。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禅诗,教导人们在修行中既要洞察内心,又要关注外在世界,通过长期的修炼达到更高的领悟。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十六)

西峰今年结夏,全然不成保社。

一日两头薄粥,大家忍饥无暇。

虽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权且飏在师子岩下。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六十五)

参禅一著莫迟疑,念念如同救火时。

烈燄亘天浑不顾,翻身直造万重围。

一朝火灭烟消后,鼻孔依前向下垂。

形式: 偈颂

偈颂十二首(其五)

五阴山中,魔强法弱。战之不胜,休拟议著。

宝剑全提,莫问生杀。奋不顾身,星飞火撒。

有功者赏,无功者罚。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七首(其五十三)

意句不到,宗说不通,盲龟跛鳖。

意句俱到,宗说俱通,盲龟跛鳖。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