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元宵后二日倚声

节过上元灯火夜,寂寥春昼闲庭。

风尖寒峭逗疏棂。梅魂无处觅,柳眼几时醒。

独有海棠娇艳好,窗前日对娉婷。

花应笑我鬓星星。感时人易老,嫉俗户长扃。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临江仙·元宵后二日倚声》描绘了元宵节过后的一幅静谧春景。上片通过“节过上元灯火夜”暗示了节日的热闹已过,转而以“寂寥春昼闲庭”展现春日的宁静与空旷。"风尖寒峭逗疏棂"则描绘了春风微凉,轻轻吹动窗棂的景象,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梅魂无处觅,柳眼几时醒”运用拟人手法,写梅花虽美但已凋零,而柳树尚未完全苏醒,寓示着春天的迟滞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下片聚焦于“独有海棠娇艳好”,海棠花的盛开与词人的孤独形成对比,凸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自身的孤独感。

“花应笑我鬓星星”借花嘲笑自己鬓发斑白,流露出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感时人易老,嫉俗户长扃”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俗的厌倦,他感到人生易老,宁愿闭门自守,不问世事。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后的春日景象,融入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孤独与思考。

收录诗词(116)

潘榕(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题盛吟皋先生词集

大著皇皇,直令我、小儒桥舌。

因想像、丰标高雅,襟怀澹泊。

归隐醉倾郫井酒,宦游曾踏匡庐雪。

把河山、笔底一齐收,奚囊阔。凭吊古,音昂激。

悲恸世,声呜咽。写悼亡哀句,调尤凄绝。

人老方知情更笃,意真乃见词亲切。

漫誉扬、咳唾是珠玑,心头血。

形式:

满江红(其二)

叹我余生,也过了、几回浩劫。

三十载、名场潦倒,风尘碌历。

曲好都归天上有,月圆不补人间缺。

莽乾坤、何处遇知声,瑶琴击。苔径冷,无宾客。

桐院静,翻书帙。算年来只与,蠹鱼分食。

憔悴霜添潘岳鬓,飘零花谢江淹笔。

读君词、勾起旧牢骚,填新阕。

形式:

百字令.感愤

瞬将花甲,到而今、旧梦那堪回忆。

去日苦多来日少,竟把韶华抛弃。

辛味都尝,丁年早过,老尚谋生计。

期颐纵享,劳劳惟问何趣。

只道文字招魔,聪明妨命,蹭蹬归天意。

不信无才如我辈,造物也还相忌。

世尽言愁,仆原抱恨,难禁悲中涕。

疮痍满目,时艰谈甚经济。

形式:

满庭芳.和盛吟皋感赋原韵

半盏新醪,十年旧事,醉里残梦难寻。

蝉哀蛩怨,都伴我愁吟。

漫向穷途洒泪,堪怜那、煮鹤焚琴。

休提起、酬恩感遇,一饭说淮阴。

沧桑经劫后,几番吊古,几度悲今。

把宫弦正调,变了商音。

小隐何须问世,闲云懒、出岫无心。

君知否、金人有诫,缄口是良箴。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