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辩才大师》由宋代诗人钱协所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辩才大师的非凡智慧与慈悲精神。
首句“辩才天人师”直接赞美辩才大师为人间的智者,其辩才无碍如同天神一般。接着“一意演说法”点明大师专注于佛法的传播与教导,一心一意地向众生传授真理。
“犹如一雨倾,药草皆萌达。”这里运用自然界的雨水滋润万物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大师的教诲如同甘霖,使众生的心灵得以滋养,智慧之芽得以萌发,达到心灵的觉醒与成长。
“瓮盎及湖海,各观天一月。”这一句进一步扩展了比喻的范围,将大师的智慧比作明亮的月亮,无论是在狭窄的瓮盎还是广阔的湖海中,都能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同一轮明月,寓意着大师的智慧能够普照众生,不分高下。
“以是度众生,报身随数灭。”这句话表达了大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度化众生,帮助他们解脱苦难。同时,“报身随数灭”暗示了大师最终会随着众生的解脱而消逝,体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循环和涅槃的理念。
“旧龛留香灯,想像瞻华发。”这里描述了大师生前留下的遗迹,如香灯般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即使在去世后,人们仍然能通过这些遗迹感受到大师的智慧与慈悲,仿佛大师的头发华美依旧,永远照亮着后来者的道路。
“应供无时穷,龙渊莫之竭。”最后两句表达了大师的功德与智慧无穷无尽,如同龙渊之水永不干涸,无论何时都有人前来接受供养,象征着大师的影响力和智慧的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辩才大师智慧、慈悲与影响力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师对众生的深刻影响和永恒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