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中述怀》由明代诗人华善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舟中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致的交融。
首联“高城片雨外,倚棹乱蝉鸣”,开篇即以“高城”与“片雨”勾勒出一幅雨后初晴、城郭静谧的画面,而“倚棹乱蝉鸣”则在静谧中添了几分生机与喧闹,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显纷扰的氛围。
颔联“远树他乡色,浮云过客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远树的色彩与他乡的景致相映成趣,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对异乡的情感投射。而“浮云过客情”则以云的飘忽不定比喻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
颈联“泉甘知早竭,木散得长生”,转而从自然景象入手,以“泉甘”与“木散”对比,前者暗示了资源的有限与珍惜,后者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尾联“悔逐时人后,空将骨肉轻”,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随波逐流、忽视亲情的后悔之情。这一句情感真挚,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反思,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觉醒。
整体而言,《舟中述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亲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共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