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纤亲举墨隆隆,索写簪花仿帖工。
着意防闲帘幕外,关心燥湿砚池中。
深情暗托双钩递,私语潜凭一字通。
绝妙人前留客计,教侬端楷莫匆匆。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索书》描绘了一幅文房雅趣的画面。首句“玉纤亲举墨隆隆”,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出女子用纤细的手指亲自研磨墨汁的情景,声音“隆隆”富有节奏感,体现了书写时的专注与投入。接下来,“索写簪花仿帖工”则点明了女子请求书写的内容,要求仿照精美的簪花图案,显示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细节的讲究。
“着意防闲帘幕外,关心燥湿砚池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既要防止外界打扰,又要留意砚台的湿度,以保持书写条件的适宜。这里的“防闲”和“关心”流露出诗人对书写的尊重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深情暗托双钩递,私语潜凭一字通”运用了双关手法,既指女子通过笔触传递情感,也暗示了通过一字一句传达心意的微妙沟通。最后,“绝妙人前留客计,教侬端楷莫匆匆”揭示了诗人的真正意图,即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巧妙地留住客人,同时也提醒自己在书写时要从容不迫,展现出端庄楷书的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写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家的雅致生活和情感交流,同时也寓含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珍视。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凭阑千里渺相思,说与西风总不知。
一片落花人去久,二分明月客眠迟。
事经可喜皆如梦,情到无聊便是痴。
青粉墙高在天上,却书团扇寄芳姿。
一点芳心不忍瞒,买丝亲绣与君看。
金针窍本玲珑透,綵线纹都宛转盘。
灯影挑残花络索,钗痕刻到月阑干。
拈毫呵尽冰壶墨,未报寒窗十指寒。
曲阑风定雨初晴,瞥面花光识是卿。
弱腕一双金钏重,颓云十二玉钗横。
芭蕉尽可藏人影,鹦鹉刚无唤客声。
不敢搴帘通一顾,恐教着眼太分明。
千呼万唤隔帘旌,未肯同眸一笑迎。
此地不应犹碍婢,平时始悔错怜卿。
偎依转傍生人热,恩分翻缘熟极轻。
那怪幼舆遭折齿,东家邻女本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