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伯仁烟波图后

是处烟波有钓蓑,底须濠濮与西河。

三吴旧日图渔具,九曲当年赋棹歌。

濯足濯缨吟欸乃,知鱼知我乐如何。

会须携取新诗卷,西塞山前问志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密所作,名为《题宋伯仁烟波图后》。诗中描绘了烟波浩渺的江面,以及渔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联“是处烟波有钓蓑,底须濠濮与西河。”开篇即以“烟波”、“钓蓑”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面景象,渔人穿着蓑衣在烟波中垂钓,仿佛与世隔绝,远离尘嚣。接着,“底须濠濮与西河”,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无需刻意追求名山大川的隐居生活,平凡的江面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颔联“三吴旧日图渔具,九曲当年赋棹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回忆往昔三吴地区的渔具和九曲江上的棹歌,展现了古代渔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这里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也蕴含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颈联“濯足濯缨吟欸乃,知鱼知我乐如何。”将画面推向高潮,渔人在江水中洗脚、洗帽,一边吟唱着“欸乃”的渔歌,既表达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知鱼”与“知我”的问答,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层次的理解与共鸣。

尾联“会须携取新诗卷,西塞山前问志和。”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将来能带着自己的诗卷,来到西塞山前,寻找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分享这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理解。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友情和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烟波江面、渔人生活、历史回忆和未来憧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与交流的渴望,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柳枝词

镜里愁眉怨晓霜,多情犹解拂离觞。

西风十里新堤路,半带蝉声半夕阳。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送僧归峨眉

大峨山顶寺,归路八千遥。

百丈牵云上,三衣带雨挑。

岭寒栖板屋,路断隔绳桥。

若过三闾宅,骚魂试一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怀鸣禽

竹树环幽栖,积翠何森森。

鸣禽不知数,日夕传好音。居然谢嚣?,宛若居山林。

哢清孤枕晓,声碎花房深。

笙竽杂天籁,鼓吹无哇淫。

物我自两忘,彼此无机心。

髽奴不解事,探鷇稍见侵。

忽动择木志,一去不可寻。

鸥鸟骇海翁,智莫欺鱼禽。

何以慰寂寥,静对空愔愔。

风篁落纤月,谁伴清宵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琵琶

曾闻贺老说当年,玉轴东风四百弦。

宝结飏春莺语滑,香槽抱月凤心圆。

荻花江上逢商妇,杨柳湾头见小怜。

莫向樽前弹怨曲,青衫白发易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