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行

晓行恒山道,复渡滹沱水。

滹沱两岸平沙黄,寒日射波朔风起。

舆梁如砥中流清,来轮去毂稳不惊。

川浮晴野孤城迥,旆拂霜枝双戟明。

忆昔乘秋尝鼓枻,鱼龙驾涛无涯涘。

舟子常依杨柳堤,居人尽失桑麻地。

十年回首梦寐间,迟回只觉增衰颜。

乃知夷险讵能计,所以古人太息再歌行路难。

行路难,何偪侧。众呴能漂山,贞心殊转石。

君不见三峡奔涛崖石堕,方舟撇漩犹捷过。

又不见太行九折盘巑岏,驱车直上青云端。

人间畏途岂在他,谁令同室还操戈。

从来善宦固有术,吾闻流行坎止如命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滹沱河行》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恒山道上行走,渡过滹沱河水的场景。开篇以“晓行恒山道,复渡滹沱水”点出地点与时间,随后通过“滹沱两岸平沙黄,寒日射波朔风起”描绘了滹沱河两岸的景色,平沙黄土与寒日射波形成鲜明对比,朔风起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接着,“舆梁如砥中流清,来轮去毂稳不惊”描述了渡河时的平稳景象,桥梁稳固,船只行驶平稳。接下来的“川浮晴野孤城迥,旆拂霜枝双戟明”进一步渲染了河面的开阔与城郭的孤独,以及旗帜在霜枝上的鲜明。

“忆昔乘秋尝鼓枻,鱼龙驾涛无涯涘”回忆往昔乘船的情景,仿佛鱼龙驾驭着波涛,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气势。“舟子常依杨柳堤,居人尽失桑麻地”则描绘了舟子常在杨柳堤边停泊,而岸边的居民失去了熟悉的桑麻田地,暗示了某种变迁或离别的情感。

“十年回首梦寐间,迟回只觉增衰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十年间物是人非,让诗人感到岁月的流逝与自己的衰老。“乃知夷险讵能计,所以古人太息再歌行路难”则是对人生旅途艰难的感慨,引出了“行路难,何偪侧”的主题。

后半部分通过“众呴能漂山,贞心殊转石”强调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也能像山一样屹立不倒,或是像石头一样被磨砺而不改变其本质。接着,诗人通过“君不见三峡奔涛崖石堕,方舟撇漩犹捷过。又不见太行九折盘巑岏,驱车直上青云端”引用自然界的壮观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无论是三峡的奔腾还是太行山的曲折,都展现了自然界的伟力与人的精神追求。

最后,“人间畏途岂在他,谁令同室还操戈”表达了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反思,指出人间的艰难之路并非外在环境所造成,而是内部纷争的结果。“从来善宦固有术,吾闻流行坎止如命何”则提出了对仕途与命运的思考,认为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有其应对之道,但最终的命运似乎难以完全掌控。

整体而言,《滹沱河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8)

戴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枯木双鹰图

商飙夜捲万木空,苍鹰双飞来海东。

悲台黄云色悽惨,是谁呼堕寒枝丛。

平芜狡?走三窟,志行万里立突兀。

何不翻倒摩高秋,并向层霄见毫忽。

画师有意怜雄姿,写入鹅溪时一披。

广庭风清昼欲静,对此猛气掀霜髭。

吾闻疾鸟犹疾谀,宁知枭凤从来殊。

嗟尔毒爪莫漫驱,天际恐有图南雏。

形式: 古风

为陈德洪题山海图

长安逢君今几年,绿袍玄鬓如神仙。

横山万里归朝天,更话夙昔惊华颠。

岁寒忽忆故园树,春风已买江南船。

四明城东山水窟,赤洞滴乳丹砂泉。

仄岩喷瀑芝薇长,老桧傍壑藤萝悬。

峰头蹑屩看海日,谷口散杖冲溪烟。

有时相呼白鹤下,到夜索笑梅花前。

翻思宦辙苦驰逐,而祖道术期相传。

大儿能读石室篇,青眼往往闻时贤。

岁晚归来开寿筵,霞觞映酒颜酡然。

閒中岁月宁有几,盛世击壤讴歌喧。

望瀛只尺是蓬岛,坐见斥卤成桑田。

形式: 古风

吊长平

风吹山雾日杲杲,驿吏候我长平道。

长平千年愁不扫,杀降坑上生青草。

暴有若秦愚若赵,四十万人骨齐槁。

古来谋国士诚宝,当时但说廉颇老。

至今君臣愧妪媪,相如引车料已早。

嗟彼暴秦毒何剿,皇皇今古历可考,不嗜杀人天所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内丘道中

阴阴高柳静,宿雨忽惊秋。

沙日晴初散,风尘澹欲收。

山青连上党,堞隐辨中丘。

无奈思乡念,蝉声傍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