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诗(其二)

八月露华白,早禾渐可登。

晚稻亦欲秀,寒暖贵相应。

气热浆易涸,过冷浆难凝。

不凝实乃细,涸则秕相仍。

两者禾之病,其耗匪斗升。

更虑暴风雨,阻势恣凭陵。

花开不得缩,谷脱如骞崩。

安得日和煦,颖栗垂青塍。

风雨符五十,万宝效其能。

坐候腰镰出,负任如勿胜。

比屋黄庐满,劳苦安足矜。

农富恒有余,农贫恒不足。

七八月之间,青黄不相续。

屈指望秋分,新禾未尽熟。

捋摔向清晨,妇子趁日暴。

气湿安即坚,微火逼其族。

舂之及簸之,为饭仅得粥。

所以忍食者,聊以救枵腹。

吁嗟光宗好,粒粒满车簏。

非时急取之,十不存五六。

穷黎无奈何,食之恨不速。

自怜一年劳,且免儿女哭。

人言田家乐,我言田家苦。

苦乐本无定,材力有良窳。

赢者得其三,绌者失其五。

此外正平等,仅足持门户。

嗟彼贫穷者,日日食如伛。

操券领工本,一釜归一庾。

经年犬马劳,不足偿田主。

肉去创益痛,此苦不胜数。

借债种荒田,老死安能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曹鉴仁的《田家杂诗(其二)》描绘了农民在秋季丰收季节的辛勤劳作与生活艰辛。诗中通过“八月露华白,早禾渐可登”展现了稻谷即将成熟的景象,然而“晚稻亦欲秀,寒暖贵相应”,说明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述了天气过热或过冷对稻谷浆液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稻粒问题。

诗中“风雨符五十,万宝效其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可能对收成造成威胁,“花开不得缩,谷脱如骞崩”形象地刻画了风雨对作物的破坏。诗人期盼“安得日和煦,颖栗垂青塍”,希望天气平稳以利于丰收。

然而,即使辛苦劳作,“比屋黄庐满,劳苦安足矜”,农民依然贫困,丰收的粮食往往不足以填饱肚子。“七八月之间,青黄不相续”揭示了季节交替中的粮食短缺。诗人感慨“人言田家乐,我言田家苦”,认为农民的生活并非只有欢乐,更多的是困苦。

最后,诗人揭示了社会不公,“赢者得其三,绌者失其五”,贫富差距悬殊,农民的辛勤劳动往往换不来足够的回报。对于那些贫穷者,“日日食如伛”,生活困顿,债务累累,甚至到老也难以偿还田主。整首诗以农民的视角,揭示了田家生活的艰难与不公。

收录诗词(2)

曹鉴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边词(其一)

春入中原花满枝,边庭春尽柳无丝。

交河三月方开冻,流到家乡恐亦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边词(其二)

黄云万里雁横秋,紫塞千山拥戍楼。

碛里月明人尽望,笛声吹彻古凉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月夜书怀

月色如湖水,幽光冷竹床。

怀人双泪湿,作客五更长。

烛影摇空壁,砧声碎晓霜。

不须怨飘泊,今夕始他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师次辰阳道中

春涨初添后,溪流溅杜蘅。

盘山怜马力,占雨辨禽声。

万里伏波地,三军挟纩情。

桃源去渐远,回首暮烟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