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凉入槐阴门巷杳。秋容次第归苹蓼。

潦尽波寒亭影倒。征雁早。一声唤起江天晓。

菊外白衣殊未到。沙堤留得西山眺。

何事水莲花独少。诗与调。倚风仍度渔家傲。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翻译

清冷的凉意深入槐树下的小巷,秋天的景色逐渐展现于萍藻之间。
积水退去,亭子的倒影映在寒冷的波光中,大雁南飞,一声鸣叫唤醒了江天黎明。
菊花丛外,身着白衣的人还未到来,我在沙堤上眺望西山。
为何水中的莲花如此稀少?我以诗和曲调,借风声传唱《渔家傲》。

注释

凉:清凉。
槐阴:槐树下的阴凉。
杳:深远、幽静。
秋容:秋天的景色。
归:呈现。
潦尽:积水退尽。
波寒:水波寒冷。
亭影倒:亭子倒影。
征雁:南飞的大雁。
江天晓:江边的黎明。
白衣:穿着白衣的人。
沙堤:沙滩上的堤岸。
西山眺:眺望西山。
水莲花:莲花。
独少:稀少。
诗与调:诗篇和曲调。
倚风:借助风势。
渔家傲:词牌名。

鉴赏

这首元代马熙的《渔家傲》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静谧画面。"凉入槐阴门巷杳",开篇即以微凉的秋意渲染出幽深的巷弄,暗含寂寥之意。"秋容次第归苹蓼",写秋天的景色逐渐展现,水草凋零,显示出季节的变迁。

"潦尽波寒亭影倒",进一步描绘了池塘水面的清冷,亭子的倒影映在其中,更显孤独与宁静。"征雁早",通过大雁南飞,暗示时光流转,也带来一丝离别之感。"一声唤起江天晓",雁鸣声打破寂静,唤醒了江天的黎明,引人遐想。

下片转向诗人的情感抒发:"菊外白衣殊未到",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和等待,"沙堤留得西山眺",则流露出诗人独自驻足远望的落寞。"何事水莲花独少",疑问中透露出对美景的遗憾,为何只有水莲少了,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事物未能如愿。

最后,"诗与调,倚风仍度渔家傲",诗人借渔歌自遣,以诗表达情感,寄托在渔歌之中,显得尤为凄美动人。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秋日情怀。

收录诗词(23)

马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

八十邻翁头似葆。为言环翠埋芳草。

不似圭塘风物闹。清昼好。来游往往逢郊岛。

细浪粼粼风袅袅。柳丝柔直荷钱小。

凫短鹤长无用较。舟可棹。扣舷重和渔家傲。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补和可翁四首

香雾空蒙烟缥渺。青归林木先从杪。

若采芳洲繁采沼。花事悄。幽情聊复忘鱼鸟。

鸟倦知还亭月老。鱼安浅碧吹斜照。

鱼若有言求直钓。秦吉了。也应能唱渔家傲。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渔艇机务。

巨川冒涉风涛险,此际缆烟维雨。朝泊渚。

到日落沧波,移傍寒梅屿。翠禽无语。

甚雪意方深,月明空载,独棹始成趣。

銮坡梦,年少纷纷权许。功名更欲侔吕。

桃花浪暖多肥鳜,不识绿蓑词句。常载醑。

岂特与、笔床茶灶联文谱。闲忙今古。

是世上何人,渊明日涉,董子不窥圃。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绿野机务。

春花秋月冬宜雪,夏有芰风荷雨。亭北渚。

更倚棹观鱼,时憩东西屿。掀髯自语。

任黄阁丝纶,彤庭剑履,未换涉园趣。

人间世,多少高眠巢许。勋庸终愧伊吕。

得闲宰相方为贵,谁识山中诗句。觞玉醑。

看老鹤翩跹,舞入南飞谱。清风万古。

是旧隐晞韩,新堂醉白,香满菊花谱。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