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阮忠彦所作的《追挽陈岑楼》诗,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生前志趣的赞赏。
首联“平生恨不识岑楼,一读遗编一点头”,开篇即以遗憾之情引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未能结识陈岑楼的遗憾,以及在阅读其遗作时的认同与点头,体现了对陈岑楼作品的高度评价。
颔联“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陈岑楼选择的隐逸生活与世俗的功名利禄相对比,赞美他选择了更符合个人性情与追求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平凡的田园生活中也能获得内心的满足与荣耀,远胜过世俗眼中的富贵与权位。
颈联“世间此语谁能道?万古斯文去已休”,进一步深化了对陈岑楼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指出能够理解并表达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实属罕见,而这种精神财富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惋惜。
尾联“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陈岑楼的精神比作“骚魂”,表达了诗人想要祭奠他的愿望,但又不知其灵魂所在,只能面对无尽的烟波大海,心中充满愁绪。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陈岑楼生活态度的赞美与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惋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