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夫人牧羊图

日长永巷车音细,插竹洒盐纷妒恃。

美人零落泾水寒,两鬓风鬟一挥涕。

柔毛??与人群,儿女恩怨徒纷纷。

洞房那复知许事,但画远牧连空云。

槲叶飘萧晚风劲,羖䍽相追寒鹊并。

短童何处沙草深,族走群飞各天性。

向来鞍马曹将军,文采班班今尚存。

林下夫人更超绝,新图不作五花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曹夫人牧羊图》由宋代诗人陈克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羊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句“日长永巷车音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的悠长和环境的宁静,车轮滚动的声音在长长的巷道中显得格外清晰,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静谧的基调。

接着,“插竹洒盐纷妒恃”一句,通过“插竹”和“洒盐”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牧羊人劳作时的忙碌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羊群的分布和管理方式,体现了劳动的智慧和辛劳。

“美人零落泾水寒,两鬓风鬟一挥涕”则将视角转向了牧羊人的形象,通过“美人”这一比喻,赋予了牧羊人温柔而坚韧的形象,同时“零落”、“寒”、“挥涕”等词,表达了牧羊人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的情感。

“柔毛??与人群,儿女恩怨徒纷纷”两句,对比了羊群与人类社会的差异,羊群之间的关系简单纯粹,而人类社会则充满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争,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不同面貌。

“洞房那复知许事,但画远牧连空云”则转而描绘了牧羊人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通过“洞房”与“远牧”的对比,强调了牧羊人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愿望。

“槲叶飘萧晚风劲,羖䍽相追寒鹊并”描绘了傍晚时分,槲叶随风飘舞,寒鹊追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牧羊人孤独而坚韧的形象。

“短童何处沙草深,族走群飞各天性”通过“短童”与“沙草”的描写,展现了牧羊人与儿童、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羊群各自遵循天性的自由状态。

最后,“向来鞍马曹将军,文采班班今尚存。林下夫人更超绝,新图不作五花文”两句,将视角拉回历史,提到了曹将军及其夫人,通过对比,赞美了牧羊人超越世俗的高尚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牧羊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也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27)

陈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赤城居士

  • 字:子高
  • 籍贯: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81—1137

相关古诗词

观钱德尝书画

临池竞赏无心笔,破产新酬没骨花。

老子眼寒俱不识,劳君煎点入香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渔父七首(其一)

处处晴沙著钓纶,浴凫飞鹭颇相亲。

谁知夙昔风云会,只似寻常江海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渔父七首(其二)

鲙缕丝丝雪色鱼,碧筒香细引村沽。

江天此乐谁无分,不问官家乞鉴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渔父七首(其三)

君王猎罢载熊罴,锡壤分茅合霸齐。

邑有鱼盐太多事,翛然何似钓璜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