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百字令》由晚清诗人梁鼎芬所作,其文笔深沉,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梦中与现实交织的画面。
首句“海风吹梦又沈沈”,以海风起兴,引出梦境的深邃与迷离。接着“醉也几曾摇醒”一句,将梦境与醉态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难以自拔的状态。随后,“独上层楼披雾眼”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望远的情景,雾气缭绕,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孤寂之感。“但见远山横整”则展现了诗人眼中所见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含着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贴水低迷,倚天侧媚”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上的低垂与天空的倾斜之美,赋予自然景象以人格化的魅力。接下来的“画法谁曾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独特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表现手法的思考与探索。
“松林寒月,片云遮断无影”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幽深,松林与寒月相互映衬,片云遮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一段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绝忆旧日池台,有人爱惜,蘅杜相攀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爱情的珍视。通过“蘅杜相攀赠”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太息年光同电谢,莫道他时重省”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能否再次回忆起这些美好时刻的疑问。这种对时间的无奈与渴望,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浊酒魂销,斜阳泪满,坐对西风病”描绘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通过饮酒、流泪、对坐西风等行为,表达了内心的挣扎与疲惫。而“翻嫌鹦鹉,一声催热香茗”则以鹦鹉的叫声为结尾,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敏感与关注,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百字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时光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