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六尺湘漪簟冷。

形式: 押[梗]韵

翻译

六尺宽的湘江水面,凉意透人心脾。

注释

湘漪:湘江上的波纹,这里代指湘江水面。
簟:竹席,古代用于铺床或坐具,这里形容水面的凉意。
冷:清凉,寒冷。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凉的自然景象。“六尺”指的是湘江水面宽度约有六尺(古代长度单位,约相当于现在的1.8米至2.4米),“湘漪簟冷”则形容江水平静而略带寒意。整体上,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意境。它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清晨或秋夜,对着宁静的湘江水面产生的一种感悟和情怀。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句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水面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意境。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字千金”的特色,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艺术构思。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庭春色/沁园春

绛萼欺寒,暗传春信,一枝乍芳。

向篱边竹外,前村雪里,青梢犹瘦,疏影溪傍。

惹露和烟凝酥艳,似潇洒玉人初试妆。

江南路,有多情伫立,回尽柔肠。

倚楼最难忘处,正皓月、千里流光。

纵广平心劲,难思丽句,少陵诗兴,犹爱清香。

休怪东君先留意,问他日和羹谁又强。

还轻许,笑凌空桧影,松荫交相。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点绛唇(其八)

赋雪归来,绿窗一夜霜风紧。也知春信。

消息南枝近。隐映斜阳,玉暖香成阵。西湖景。

繁英有恨。只□□□□。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六)

昨夜寒梅,一枝雪里多风措。幽香无数。

不与群花语。最是凝情,月夜交光处。谁为主。

待须折取。羌管休轻举。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

春雨濛濛,淡烟深锁垂杨院。暖风轻扇。

落尽桃花片。薄幸不来,前事思量遍。无由见。

泪痕如线。界破残妆面。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