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五)高僧塔

高僧何代僧,葬骨两三层。

不遣白云护,游人取次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高僧塔,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其历史的久远与自然环境的变迁。首句“高僧何代僧”,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暗示了这座塔背后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故事。接着,“葬骨两三层”一句,既是对塔内安放的高僧遗骨的描述,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敬仰。这里“两三层”并非实指层数,而是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厚重。

“不遣白云护”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白云赋予了保护塔的使命,却未能如愿,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冲突与变化。最后,“游人取次登”则点明了塔的开放性与普遍性,游人们随意攀登,象征着历史文化遗产被大众所接触与认知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七)松门

沿湖九里松,行客忆江东。

尽扫炎天热,门深太古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八)合涧桥

两涧飞来处,云深合一桥。

更无歧路别,从此入烟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九)玉女岩

投壶非有术,掣电亦无心。

月下与谁语,云来自布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三十)灵隐浦

有灵何所隐,深浦老蒹葭。

渔父一舟泊,却疑秋汉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