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盛鸣世的《寄怀毗陵孙二》表达了作者在困顿与孤独中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诗人以自身的艰难处境为背景,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他感叹自己与饥饿寒冷相伴,身处异乡,身边没有知音。他对世俗的偏见和权贵的鄙视流露出一种孤傲之气,自比芳兰虽低贱,但不愿与污浊为伍。
诗人通过衣物的匮乏和囊中羞涩,展现了生活的贫困,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也要燃烛取暖,春天来时只能独自踏花。人事如雨般消散,欢乐的约定如同轻烟般难以把握,三年的离别让时光显得漫长,诗人常常在白日里沉睡,感叹岁月无情。
最后,诗人提及对方的容颜变化,询问对方如今是否依然红颜,而自己则已头发斑白,令人怜惜。他表达出对孙二的深深挂念,虽然自己穷困至极,但仍希望能以“忘一饭”的精神报答朋友,然而这种回报却显得如此无力和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经历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